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研究

摘要:网络广播剧是网络音频的类型之一,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其主要依托互联网媒体生态,衔接了生产端、传播端、接收端三大体系,基本突破了传统广播剧的束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以网络广播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梳理法对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到大众艺术、听觉艺术、美学艺术等都是网络广播剧的明显特性,这些特性使网络广播剧得到了许多大众的关注和青睐。但网络广播剧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如剧本题材单一化、宣传垂直度分布不均,这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广播剧的推广。基于此,文章从优化作品内容、创新传播渠道、鼓励新声音出圈等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得出了可行度较高的实施对策,旨在为网络广播剧今后的革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广播剧;
艺术特征;
发展优势;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249-04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模式推动着传统视听媒体向技术革新与规制革命高歌猛进[1]。网络广播剧开始被社会大众所关注,给大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娱乐载体。一方面,网络广播剧凭借着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科技的发展,打通了声音伴随受众并提供深度交互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接受方式、生活习惯、用户付费、版权保护等诸多外部控制因素也促进了这种“耳朵经济”形成新业态,带来了繁荣的新景象。但是,网络广播剧的繁荣发展必然伴随着诸多问题,如UGC、PUGC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平台生产制作孵化周期短,创作主体“新声”力量薄弱,产品互联网后现代语境色彩过于浓郁,甚至出现了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问题,市场化、商业化属性引发付费用户好感度的逆熵流淌等等。因此,应在把握网络广播剧艺术特性的同时,探寻其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考虑网络广播剧的资源整合与创制监管,内容的选择与创作,音频的制作与传播、运营、呈现,受众的受传效果等因素,积极推动网络广播剧发展,给受众带来更多具有精神文明教育性、心理情感愉悦性、文化发展需求性的“动听时代”作品。

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性聚焦于三个层面:一是互联网生态赋予传播样态的后现代叙事语境特点,二是广播剧本身的叠加艺术特征,三是作为声音艺术表达形态的美学属性。

(一)后现代的大众艺术

网络广播剧具有与移动音频接收终端相匹配的传播需求,是一种具有后现代艺术表达特点的大众艺术。“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历史话语和宏伟叙事的否定,即表述倾向回避传统的历史性伟大主题和英雄主角,回避宏伟叙事的道路,转而无限延伸局部的话语游戏和文本操作性。”这一特点在网络有声小说、广播剧的语境结构中体现明显。

首先,从文本的选择层面来看,热门网络广播剧多改编自《斗破苍穹》《黄金瞳》《魔道祖师》等异想穿越等奇幻性文学作品,其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后现代语境文化特点,局部文本话语的游戏性被无限放大。在网络广播剧创作过程中,声音演员也常运用符合网络传播环境的具有后现代气韵的节奏、停连、重音、语气方式。

其次,创作过程中的音响风格也向多元化转变,电子音乐、ASMR、骨听音乐等元素不断汇入,为网络广播剧作品增添了科技与后现代特性,也在试图改变听觉图文符号原有的交流功能。

最后,弹幕文化、圈子文化、二次元文化等互联网思维影响因子始终充斥在媒介传播过程与受众接受过程中。

(二)叠加多元的听觉艺术

网络广播剧叠加了多元的听觉艺术特点,具体如下。

1.具有戏剧演绎性

网络广播剧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式的戏剧,仅仅依靠声音呈现故事,听众依靠听觉体验艺术。在内容表现上,广播剧延续了传统戏剧的特征,以动作艺术和戏剧艺术冲突推动剧情变化,从而把握听众的兴奋点[2]。广播剧通过演员对声音的展现,再结合人类本身的想象力,在听众心中搭建了完美的舞台。

2.具有声音造型性

广播剧利用声音的有利条件,将人声、音乐、旁白等内容作为表现手段,通过声音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广播剧运用声音表达万物,通过声音创造环境,虽然声音没有形状、没有色彩,但是我们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声音的魅力和力量,广播剧给听众带来的震撼是来自多方面的。

3.网络广播剧文化内容具有娱乐性

近年来,随着“情感体验性”“学习性”网络音频的发展,网络广播剧具备了文化娱乐属性。网络广播剧是一种艺术形式,重点在于讲述一个能够吸引听众的好故事,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而不是思考人生、探索哲学、考量未来。网络广播剧关注的是如何講好故事,如何吸引听众,对娱乐的重视胜于对思想情感的表达,网络广播剧大多为轻松的题材,娱乐性较强。其大多改编自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演播的方式更加生活化,最终目的在于吸引听众,给听众带来娱乐化的听觉享受。网络广播剧还能够通过声音的演绎创设小说中的场景。由于没有固定的真人形象的限制,仅用声音塑造虚拟人物,广播剧能给听众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听众可以极尽地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认知,描摹出主观性极强的“哈姆雷特”。

(三)留白想象的美学艺术

网络广播剧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由演播员通过声音表演的剧作,听众可闭上双眼,仅靠想象和声音进入演员所描绘的广播剧世界。广播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推进剧情、渲染环境、描绘主人公的模样,具体的影像、实际画面的缺失反而成了优点。网络广播剧将一种“看不到”的想象空间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运用听觉手段,很难表达出人物群像和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其创作视域更倾向于展示线索、人物。广播剧没有视觉的限制,为网络广播剧主播或声演们“声动”诠释文本提供了广阔舞台。创作主体以声音引导受众对人物和剧情进行联想,又借助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作为创作生产中的一环,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创作,取得身临其境的传播效果。

(一)生产场域

网络广播剧相对于传统广播媒体行业,限制较少,网络广播剧内容涉及范围较大,选材更加广泛。起初网络广播剧依附于微博、百度贴吧、论坛,音虫们自给自足,作品的质与量虽水平较低,却为广播剧的发展壮大积累了一定的市场资源。我国网络音频广播剧于201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头部媒体平台,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迅速组织产业链条,深耕头部内容资源,建制专业团队,孵化作品,形成“护城河”,并借助版权法律条例落地,文本的类型基本稳定为网络小说、网络原创剧目、文学作品三类,行业的创作场域向着更加规范化的轨道前进。网络广播剧的生产场域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生产资源高度整合,经历了“乱序—摸索—整顿—有序”,即将“破圈”的互联网广播剧,在生产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高度集约的制作模式,文本资源充实,专业优质的声演人员充沛,后期音响面向全球挑选用料,领头羊平台、集团更是利用资本优势迅速建立资源“护城河”,致力于将网络广播剧的属性从产品变为商品后,进一步上升为拥有互联网之美的艺术品。

其次,媒体技术层的有力支撑,为网络广播剧的构思、录制及后期编辑制作减少了时间成本,网络广播剧的成品效率不断提升。制作技术的提升也为听觉体验提供了加持, 编辑、CV、后期、美工等工种队伍积极发展壮大。酷我听书FM平台还建立了网络广播剧受众心理分析模式,在数据分析和智能实验中捕捉不同“付费社群”的神经刺激活跃倾向,细化到人声的音色、频率、振幅,后期音响的选择,以提供更加受欢迎的网络广播剧作品,制作的精细化与专业化趋势得到凸显。近年来,智能媒体技术贯穿生产制作环节,智能声纹的使用,集成化语音录制等技术为网络广播剧实现新的飞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最后,规制层有效激励,资金垂直投放,网络广播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互联网音频产业经济的进步,当前无论是私人制作公司还是在线媒体平台,资金支持已定点到位,垂直支持作品的生产环节,如喜马拉雅FM在网络广播剧的生产规制上采用签约管理与直接生产的双向渠道,每一分支都按年化、按量化制定资金的配比支持,并形成了配套的播放量激励机制,放弃了传统以用户付费支付作品成本的模式,更无须考虑“天价片酬”,坚定立足于全产业链建立专项资金,以长期孵化优质广播剧作品。如荔枝FM,从引入成品到签约平台声音演员直接出品,再到成立专门的网络广播剧文本写作创制团队,其发展的专业性逐渐增强。

(二)传播场域

网络广播剧依托互联网发展的强势性和快速性,迅速地拓展了传播渠道和传播空间。

1.传播速度快

融媒体背景下,网络广播剧利用自身传播速度快、全平台覆盖、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势,再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加载速度快等优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样貌。随着传播平台的增加和广播剧制作门槛的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广播剧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广播剧只要在某个平台上线或者更新,就能在全平台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

2.宣传效果强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5G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以及车载蓝牙、智能家居等音频运用场景的发展,使耳朵经济成为一种新业态。随着配音文化的发展和粉丝群体的扩大,网络广播剧逐渐从小众狂欢走向大众化道路,配音演员也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少受众偏爱广播剧这种解放双手和双眼的内容传播方式,广播剧的传播效果不断增强。

(三)接受场域

相较于传统电台单向收听的广播剧,网络广播剧在剧情脉络、文本语言逻辑中释放着与受众交流互动的磁性,加上移动终端的技术辅助,用户数据画像、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植入“网生代”的精神世界中。笔者对部分媒体平台进行实地考察与采访,发现2019年以来各在线媒体平台正依靠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拓展新的受众收听场域。一方面,断线收听、智能更新缓存等问题正在有效解决;
另一方面,网络广播剧进军车载电脑系统、医护关怀系统、文化类场馆、智能家电、智能穿戴等领域。针对不同的人群与客观环境特点,敏锐捕捉外部因素,使其成为受众主动接受的契机,获得更多用户授权,推进用户自我画像建立完成,迅速精准完成广播剧的智能推荐,也成为各平台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关于网络广播剧发展问题的讨论,诸多文献有所涉及,集中来看基本分为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根据网络广播剧不同制作生产流程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第二类新闻生产社会学思维方式,对生产端口中剧本题材源头创制与传播运营场域中段进行分析研究。

(一)剧本题材单一化

网络广播剧的剧本对其未来发展起着核心作用。起步阶段,常见的网络广播剧将热门的网絡小说、动画动漫、游戏作为蓝本,将现成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形象改编或套用,便录制播出;
后期随着外部的控制因素的逐渐增强,优质的题材剧本集中到头部平台,但是整个行业的剧本资源本质与生产更新模式并未发生变化。所谓“进门容易,守门难,入门更难”,当前,我国互联网广播剧仍存在剧本、题材单一化的问题。

1.剧本题材创作的渠道单一

剧本多改编自网络小说文本,搬运、套用属性明显,媒体平台、创作团队的优质原创剧本或传统文学作品的精良改编剧本占比较小,网络广播原生剧更是鲜有人尝试。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现有热门网络小说作为叫好卖座的主力,更适用于资金力量不充盈、团队建制不正规、产业模式原始的阶段,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网络广播剧二次创作难达受众心理预期、内容创新性差、同质化严重、受众审美疲劳等负面问题出现。

2.剧本题材内容逻辑单一

当前在线广播剧的类型基本为推理悬疑、奇幻想象、言情、武侠、历史、都市等,但是深层分析具体的内容逻辑,依然集中在“戏谑文学”“游戏文学”的价值观中,无限放大网络媒体传播语境结构中的娱乐性精神,在精神文明涵养受众、以多样化题材吸引不同圈层用户、利用网络广播剧传播样态发展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属性等层面仍停滞不前。

3.剧本题材价值观单一

传统媒体进行了一系列转型尝试,在客户端平台推出了各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主题广播剧,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APP中播出的《靠山》,是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深情献礼,反观网络音频平台制作生产内容的价值属性则长期单一。小众、分众的传播属性应进一步积极拓展,小众是划定不同价值属性,分众是体现垂直精准投放,绝不仅仅是娱乐至上,使网络广播剧传达的价值观缺乏整体性。网络广播剧作为一种传播样态,同样具有价值观层面的普适性、包容性、教育性,否则网络传播语境中的文化价值表征危机将阻碍广播剧的长远发展。因此,网络广播剧丰富创新内容,虽是老调重弹,但是应有之义。

(二)宣传垂直度分布不均

纵观我国网络广播剧发展史,不难发现其受众群体呈现出由单一向多极变化,由共享性向私享性变化,由稳定向活跃变化的趋势。受众年龄范围扩大,并且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身份属性绘制的画像已很難满足受众圈层交叉性强的现实需求,在数据信息流通受到必然约束的前提下,网络广播剧宣传垂直度分布不均,运营策略较为单一,付费用户群体拓展之路漫漫。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广播剧付费收听用户群体中,老年用户的体量正在显著增加,针对适学儿童的学习类有声书产品播放量较2020年提升近15%,网络广播剧针对这两类群体拓宽垂直宣传空间大有可为。

笔者经过走访发现,当前各平台对用户心理测评的机制与受众喜好调查模式尚有健全空间,数据至上的理念恰恰忽略了人作为高级动物的不确定性,人性的变化毫无规律,而宣传运营端口不可视而不见,纯粹迷信数据。如常见的互联网逆熵场景,受众被某一原本喜好类型的广播剧广告宣传中使用的某种字体、色彩等“蝴蝶效应元素”迁移爱好属性,迅速勾连其他类型在线广播剧。因此,当前网络广播剧的宣传运营,应使受众心理调查环节更专业化,建立受众心理测评多场域联动机制,周全考察受众身份归属变量,利用智能媒体技术提升人性化的交互性情感体验黏合受众。如猫耳FM尝试以AI技术图景建立虚拟人物,为广播剧中的角色塑造专属形象,设定身份,增强听觉体验的立体性,强化宣传效果。

(一)鼓励新声音“破圈”

网络广播剧是基于听觉的艺术表达形式,听觉符号承担着为受众植入情感体验的任务,配音演员成为提升网络广播剧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网络广播剧配音人才队伍仍需壮大夯实,社会媒体平台应积极培养孵化专业配音演员,充实语音库,建立完善的配音演员从业机制,规范行业发展模式,破除传统的保护壁垒,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具有戏剧影视文学及其二级学科播音主持艺术学科教育资质的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储备发展力量,建立院校与社会媒体平台、公司的长效联动机制。所谓“破圈”,在这里不仅聚焦于配音人才“新声”的“进圈”,还应积极探索传统广播剧配音模式的“出圈”,拓展配音创作的边界[3]。

1.创新配音技术

语音声纹技术已经突破了专人配音的局限,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但是还需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中的人性色彩。类似的尝试还有荔枝FM平台尝试以听众参与互动录制的方式,随着广播剧剧情发展,引导粉丝进入角色,线下配音直接上传程序,即可收获自己贡献声音的作品。这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群体的参与感,这种万众参与配音制作的理念将是一次较好的变革。

2.学习先进配音创作理念

网络广播剧与电视剧、电影对比,相同的是演员表达功力直接影响着播出效果,但广播剧在团队规范性与创作实践稳定性上仍有很多需要填补的空白。例如,广播剧《三体》引入好莱坞剧本管理运行模式,从演员声音质量到后期音响效果都力求完美。一直以来,西方的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深刻影响着我国传播学领域的发展,但网络广播剧在满足一般传播属性的基础上,反映了我国网络文化的特征,其艺术倾向性与我国融媒体技术发展情态紧密相关。因此,在未来我们还应在学习优质模式的同时,挖掘我国传统戏剧蓝本中的优质理念,努力探索适应我国业态行情的配音行业发展道路。

(二)深耕优质内容,提升作品质量

融媒体广播的核心——社群传播,模式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创建 IP+搭建社群+共享传播”的闭环形传播。其中,IP作为起始端口意义深远,因为无论是传统媒体广播剧还是网络广播剧,挖掘优质内容资源,提升作品质量,打磨听觉效果始终是行业发展向前的不二法门。各媒体平台、公司团队应深耕优质内容资源,积极提升作品质量,形成作品内容布局战术,致力于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升内容层面的辨识度,还应积极拓展内容环分支,创建流量话题,塑造流量配音员,营设广播剧品牌[4]。

(三)紧贴情态变化,创新传播渠道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着受众消费、学习、生活、触媒、思维等习惯发生巨变,网络广播剧在在线音频中处于优势地位,原因是其汇聚了小众文化、圈层社群互动、声音美学、热门IP、情感交互等属性功能,还应紧贴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贴合舆情动态,具有对国情、社情的前瞻性。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杯、航空航天、生态文明等大事件,要勇于将网络广播剧的创作与宣传和国家发展甚至是人类命运进程联系起来,以相对松弛的环境讲述深沉的情怀,谑而不虐,打通不同文化的共性出口,即以共同的命运归属感增强受众的共情性与黏合性。在传播渠道环节,可积极拓维,如粉丝社群工会、网络视频、传统广播电视、漫画杂志、公共广告、剧场等场域,满足受众在不同场景的听觉需求,推动宣传运营场域全场景化,共同营造网络广播剧文化生态,形成专属思维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宣传效果[5]。

互联网引发了听觉媒体革命,听众对网络广播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广播剧应将艺术性、文化性与技术性结合起来,从选题、创作、编辑、录音,再到后期制作、背景处理,坚持精品路线,积极发挥其在网络音频行业的优势,带动互联网听觉媒体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扬.网络广播剧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路径[J].传媒,2022(4):48-50.

[2] 徐伟东,刘国军.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8):68-70.

[3]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4] 张燕,王赟姝.“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文学IP电影改编的创作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2):86-90.

[5] 2021H1中国在线音频产业运行监测调研报告[R].艾瑞咨询,2021-08-15.

作者简介 王熙熙,硕士,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学、播音主持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发展优势艺术特征发展路径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商(2016年21期)2016-07-06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普惠金融视角下社区银行发展的优势、借鉴及建议中国市场(2016年7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