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范文:活着的意义》800字:人活着的意义议论文

作文一:《高中议论文范文:活着的意义》800字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寻找那种被世人所定义着的幸福,我在通往梦想的旅途中寻寻觅觅,错过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与停泊的驿站。但始终坚信只要能拥有一次轰轰烈烈、举世无双的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身心俱疲,直到蓦然发现人性也有丑恶的一面,直到忽然明白我所追求的东西并非是我向往的,我才真正开始去思考—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之类的吗?我陷入了一度的迷茫和绝望之中。 直到我品读了余华的大作《活着》,居然产生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意识到我开始明白活着的真谛了。《活着》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位叫福贵的富家少爷,先是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他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免于世,但母亲却因病去世;在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的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继而女婿二喜工伤而亡,外孙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了;最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当生命中异常珍贵的温情随时间的流淌被死亡一点点撕得粉碎,福贵自始至终选择坚持与忍受。虽然他无力拒绝生活赐给他的每一个苦难,但他能够把他们看成检验灵魂深度的考验,他能够凭借自己生命的韧性和顽强去坚持努力地活着。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他一样也承受着家人都先离他而去的巨大悲痛,但他依旧让自己的生命站立着,没有倒下。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挫折与苦难,选择勇敢面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毕竟,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或着。余华在书中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确,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等都是因为“活着”才能像花儿一样绽放。人也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才有希望,才能创造奇迹与辉煌。行走在生命的消逝中,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绝望。即使这片土地上不曾留下一丝我的痕迹,但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已经走过。

作文二:《活着的意义》1200字

活着的意义

——读于娟故事有感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段文字出自于复旦大学的一位年轻优秀女老师的语录中,她的名字叫于娟,一位年仅32岁的海归博士,在2009年12月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在她生命中最后的三个月里开通了微博,在微博里写下了70多篇生命日记,记录了一个癌症患者最后的心路历程。

出于对她的好奇,上网查阅她的相关资料,当我看她的微博的时候,顿时被那个霸气的标题吸引——活着就是王道。在这几个字中,强烈的表达了她对生存的渴望。她在生与死边缘徘徊的时候,放下所有的包袱,在日记中述说了她的委屈、悲愤、领悟、思考生命、反思生命。

同为80后的一代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同样是没有背景,靠的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毕业后努力的工作,后来发现上面有四个老的要养,下面有个孩子要养,然后会拼命地想去赚钱,想让父母过得好点,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想换一间大点的房子,想买一辆好点的车,想让日子过得稍微舒服一点,为了那些目标不断前行,哪怕透支我们的生命。在生病后于娟她却说:“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到了这样的境地,什么都不重要了。不希望所有的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意识到这辈子白活了。”却实,身体是所有东西的基石,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学历、高薪、房子、车子这一切都是浮云。在我们追逐富有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和生命?

“为啥是我得癌症?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哪点做得不好。一、饮食习惯: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二、睡眠习惯:经常晚睡,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在夜里十二点前睡过;三、突击作业:热衷参加各类大考小考、从业考试、资格考试,总是在考前两个星期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废寢忘食呕心沥血苦不堪言地复习备考;四、环境问题。”试想一下,现社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正正每天都在重复这些不好的习惯吗?随着通讯设备的飞速发展,“低头族”人群数量越来越多,趋向年轻化发展,慢慢养成了晚上不愿睡白天不愿醒

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正在慢慢侵蚀着我们的生命,当我们看到于娟的故事的时候就应该要反思,从中吸取教训,改变不良的习惯。

最后于娟写到:“我蛮希望很多人能够看到我的悲剧,然后去更改他们的走向悲剧的这样一个方向,重新去审视健康,重新去正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如果是我写下来的这个东西,哪怕是让一个人看到以后有所反思,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或者工作习惯,从而不再受我这种罪的话,我觉得也蛮值的。” 于娟的微博现已画上了一个句号,她的日记已经编辑成书,书名为《此生未完成》,这些文字是写给有未来的人看的。

于娟的故事,并不是不鼓励我们积极向上,只是我们在积极向上的时候,不要过分的透支生命、浪费生命。如何面对生命,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想法,人生是条单行道,一路向前,从来无法回头。当我们在读到于娟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停下来好好的想一想,要感悟“好好活着,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文三:《活着的意义》1300字

怎样活着才会真好

再大的困难与痛苦,除以13亿;再小的力量与快乐,乘以13亿——用这样的算式,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惬意与不幸,你会惊奇地发现,“我始终快乐幸福,生活真美好。”

用乐观的眼光看生活,读人生便是智者。请以“活着真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拟一个好题目  2、语言有文采3、真情实感

去年5月12日的那场灾难给我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顷刻之间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瓦砾,近十万人离开人世„„,震后全社会高涨的救灾热情又时时刻刻在感动着我,使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看到那些和我同龄的初中生的一具具遗体,我一次又一次在思索生命的意义,思考“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场灾难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我们活着,不仅是出于生命的本能,而且还是作为这个社会网络的一个结而存在,我们承担着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公德、爱心、责任感是我们当然的使命。对于这场地震来说,灾难的承担者不仅仅是那些不幸的灾民,还有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再大的困难与痛苦,如果是13亿人民共同分担,就会变得很渺小;再小的力量,如果13亿人民共同付出,将会战胜任何困难。

但是震后的一些事情又促使我更深一层思考“活着”的意义。

我想,每个人的痛苦都会有13亿人分担吗?每个人的快乐都会有13亿人分享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除了公共事件以外,每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不可能变成社会话题。因此,要快乐地活着就必须依靠优良的生存环境。

很快,震区的一些消息印证了我的思索。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要针对劣质校舍追究政府和建筑商的责任时,面对他们的是政府的冷漠和媒体的失语,有一位公众人物甚至含泪劝告灾民,不要给政府添麻烦!有多少孩子本可以躲过这次劫难,却因建筑商的偷工减料和无良官员的麻木不仁而撒手人寰!他们的父母在震后甚至被剥夺了为他们的死讨一个说法的权利!更可怕的是,有个作家说这些死者“纵做鬼,也幸福”,死者的名义被无耻地盗用,并被作为赤裸裸地向权力献媚的面具!

这种种事实使我明白,活着要快乐,一方面要社会人人充满爱心,另一方面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我们的尊严和起码的自由、公正得到保障。

近百年来,多少人为了推翻封建压迫和外族入侵而前赴后继,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难道不知道活着是快乐的吗?是的,像猪狗那样苟延残喘也是活着,那样快乐吗?我们的先烈他们明白,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价值存在,所以他们才会舍生取义,为之献出生命,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生命的自由、人格的尊严。

我们生活在我们祖先留下的土地上,但是大部分人被剥夺了城市生活的权利,只能“暂住”,我们吃着充满添加剂的垃圾食品,喝着莫名其妙的化学制剂勾兑的牛奶,呼吸着肮脏的空气,战战兢兢地走在富家子弟作为赛车场的马路,这样的环境,能使我们快乐的活着吗?

汶川地震过去一年了,我多么希望每个人能快乐地活着,能和谐共处。和谐的基础不是忍受,不是个人权利和尊严的被剥夺,而恰恰相反,和谐的基础正是捍卫个人的尊严和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为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快乐地活着,我们呼唤爱,我们呼唤代表尊严和自由的阳光照遍每一个角落,不管是华丽的豪宅还是乡下的茅草屋!我们生活在祖先留下的土地上,我们都有捍卫活着的尊严的权利!

作文四:《活着的意义》1000字

能够健健康康地活着,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也是我们应该感到的最大幸福。 从婴儿呱呱坠地,到生命苍老告别人世,这段距离就是我们思想和奋斗的过程。是做清心寡欲之人,还是让心理背上利益熏心的包袱,全在于一个人的头脑来决定。为了活下去,我们可以去为物质基础而战;也为了活得好一些,我们可以不断地涌起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归根结底我们应该为自己真正的快乐而活。这样看似简单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又多少人是真正的明白的?从自私自利的言行伤人又害己,到为了私欲难填而挺身走险,人生的幸福就这样被人为地扼杀在摇篮中„„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一直在想。

不愿从电视、报章中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过早地生命陨落,也不想看到有那一个人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深陷泥潭,并且累及家庭,这些都是人间的不幸。蓝天、白云,绿树、鲜花,这个世界是那样的美好,而我们有些同胞却再也享受不到了„„如果能够杜绝这一不幸,该有多好啊!

活着,不应为其所过于劳累,我还这样想。

物质并不都属于自己,可生命却是我们自己的,而且只有一次,并且短短的几十年光景。这便如同下棋,第一步该怎样走?以后步步如何迈?都很有说次,不能盲从。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是想法制造快乐、营建幸福,然后安康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大千世界,诱惑我们的东西的确太多,好胜、攀比心理也很难被我们左右,这时候我们如果能头脑清醒,做到真正的“知足常乐”,那心里的轻松感便会油然而生,而不是愁眉紧锁、坐卧不安„„ 活着,我们一方面是为自己,还要顾及到父母和家人,这一点至关重要。

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心里满足了,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你是成家立业之人,你就要想到这些:挣钱,不在于这一两天;干事业,也不应该总掌灯熬夜、牺牲睡眠。要懂得你不是铁打之身,即使是一台机器,也有需要散热和加油的时候。如果你倒下了,家人心里该怎样着急?要是你不幸就这么走了,留给家庭的该是怎样的悲伤?„„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提倡所谓的“拼命三郎”,亦不支持谁经常地废寝忘食,我们讲究拼搏要有度,关爱生命是第一。也许你是想为国家建设好,而奋不顾身;或许你是要为家庭多创造财富,才忽视自己的身体。然而你却忘记了:只要有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只要不是迫在眉睫,你晚一日去做又如何?让紧绷的神经放松放松,使疲惫的身体恢复回复,只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何惧前方路上的暴风骤雨?„„

活着,本该让我们日益变聪明,而不是去钻“牛角尖”。生命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不是要我们随心所欲地抛洒。

作文五:《活着的意义》1600字

活着的意义

——与中学生谈心兼答上述俩家长

梁恕俭

活着,需要呼吸,“呼”是为了出一口气,“吸”是为了争一口气。

“出”什么气呢?自己的懦弱、无能、尴尬„„别人的欺负、冤枉、轻蔑„„ “争”什么气呢?赢得尊严,获得满足,有安全保障。

人生在世,活着就为讨个说法——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假设人这样活着:早上起床,有保姆给穿好衣服,三餐也有人喂食,汽车自动驾驶着载你上班,到了单位,啥事也不用做,还没等指使别人,事情已经做完了;想写文章时,文章自动出现在你的案前;想去投篮时,篮球自己进框了„„这样活着有啥意思?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承诺,只有无限的诱惑;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波折,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享受圆满。

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才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欲望一旦满足就无聊,生命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人的烦恼往往在于,明明知道考虑无济于事,偏偏还要去浪费神思。之所以会累,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有时,牵挂与顾虑消耗的精力,足以完成这件事。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摒弃这些,你就会轻松许多!

那位高三女生,我只劝你三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心心都为儿女好;听人劝,听饱饭;敞开心扉,才能接纳未来。

那位初二女孩,我也劝你三点:认识个性,学会负责,做识时务者。

认识个性

敢交白卷是个性,擅写诗词也是个性;谦虚谨慎与桀骜不驯都是个性——“个性”是个中性词。不要以活出个性来标榜自己,也不要为维持所谓的个性而愤世嫉俗。

有棱有角的害处是,别人啃起你来十分方便。

你可以看不惯一些东西,但是你应该学会接受,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学会负责

我开车时曾设想过,闭眼半分钟会怎样?猛打一把方向盘会怎样?刹车失效又会怎样?三者的答案都是不堪设想。我曾告诫同学: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摔下深山谷。在崎岖不平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应该走好每一步。特别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更要掌好舵,对自己负责。

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得来都不是轻而易举。智慧是勤学的结晶,荣誉是拼搏的奖励,友谊是诚心的吻合,高尚是修养的归宿。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种的是跳蚤就别指望收获龙种。你在掌舵时三心二意马马虎虎,你的命运之舟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触上暗礁。

孩子,为自己的命运掌好舵吧,船上载着你的兴衰荣辱事业家庭,载着父母的殷殷期盼拳拳厚望。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你都不能懈怠。

做识时务者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啥叫识时务呢?所谓的“识时务”就是在适宜的时间做最得体的事情。十四五岁,正是人生的花季,没有任何理由不在春天里播种。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中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以无知无畏的“个性”,去维护偏执狭隘的虚荣,白白浪费了人生的大好年华。更要命的是,好多学生过于耿直,缺少圆滑,常以鸡蛋去碰石头,且不撞南墙不回头。

真正的识时务者,会把兴趣爱好与学业成长结合起来,让它们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真正的识时务者,会用忍耐与坚持来面对不喜欢的学习。想一想,那么多同龄人都在煎熬中坚守,我为啥就不能做其中的一分子呢?

牢记孔老二的“中庸”之道吧,不做太阳,也不做月亮,就做一颗星星,不孤独,不寂寞,人家咋样咱咋样,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撑着。

送你们俩一句话: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作文六:《活着的意义》31600字

生命的点滴可以串联成奇迹,一定要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努力去完成。当你走过,你会发现,正是这点点滴滴的事情铸造了生命的奇迹。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件事„„但是无论为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坚信,只有活着,生命里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就会变成一个让我们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奇迹。

1955年2月24日,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健壮的男婴呱呱坠地。然而,这个可爱的男婴却是个私生子,他的母亲是个未婚妈妈,还在一所大学里读研究生,没有能力抚养这个孩子,于是她决定把这个孩子送到一个家境比较好的人家抚养。本来有一对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的律师夫妇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可临到最后一刻,这对夫妇改了主意,要收养一个女孩,于是这个男婴又被决定送给其他人家。

旧金山有一对夫妇非常愿意收养这名男婴,此前十多年他们一直想收养一个婴儿而不能得。但是,年轻的未婚妈妈坚持自己的孩子应该由受过大学教育的夫妇收养,而这对夫妇从未进入过大学,且收入不高,所以她拒绝在领养协议上签字。不过,这对夫妇没有放弃,他们一再向这位未婚妈妈表示他们的诚意,保证他们会善待这个孩子,并承诺将来一定把这个孩子送进大学。年轻的未婚妈妈被这对夫妇的诚意打动了,最终,她同意这对夫妇带走了她的孩子。这对夫妇就是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而这个男婴就是大名鼎鼎的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

小乔布斯从小就爱捣蛋,为了搞恶作剧,他早上4点就从床上爬起来了。邻居汽车轮胎里的气,常被他偷偷放掉,当看到邻居为瘪掉的轮胎急得跺脚而又无可奈何时,他就高兴得拍掌大笑。他的好奇心非常强烈,有一次为了弄清杀虫剂是什么味道,他和小朋友们竟溜到医院里试图搞点杀虫剂尝尝。他还喜欢把发夹插到电源插座里,因为这样可以产生一种刺鼻难闻的气味。

在学校里,小乔布斯也很另类,他不太合群,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而且他也不好好听讲,总搞些小动作,老师训斥他时,他就立马站起来跟老师顶嘴,他也不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是如此顽劣,以致学校认为他无可救药,几次勒令他退学。但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情况出现了改观。一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女老师影响了他,这位老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小乔布斯,并积极鼓励小乔布斯努力学习,有一次竟说如果他能完成作业,就给他5美元。小乔布斯的学习热情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17岁时,乔布斯进入了位于太平洋沿岸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里德学院以崇尚自由思想而著称,这也是乔布斯选择它的最重要理由。不过,里德学院的学费非常昂贵,普通家庭很难承受。但是,乔布斯执意要进入里德学院学习,其他的大学一概不予考虑。乔布斯夫妇虽然不太情愿,但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他们只得倾尽所有积蓄把乔布斯送进了里德学院。但是,6个月之后,乔布斯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大学的课程索然无味,他找不到人生目标,也不知道继续在大学待下去对自己有何价值,于是他决定退学。尽管乔布斯退了学,学校仍默许他住在学校里,任他旁听自己喜欢的课程。

乔布斯对艺术非常感兴趣,对美也有种惊人的直觉,那种美的享受令他心醉神迷。正如他后来所说:“那是一种科学永远无法捕捉的充满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的微妙,这太有意思了。”他经常去旁听书法课程,希望自己可以习得一手漂亮的字。10年之后,在进行第一款Macintosh电脑的设计时,乔布斯当年所学的书法艺术全派上了用场。如果乔布斯没有退学,就不会去旁听书法课程,那么今天的个人电脑可能就不会有如此出色的版式功能了。当然,乔布斯在里德学院旁听书法课程时,不可能会预见到未来某一天就会用到这些东西。可10年之后回头看,那些曾发生在生命中的支零片段,其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把它们一

个个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道清晰的生命轨迹。实际上,没有谁可以预见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现今所学的东西能否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这些东西的价值只有时间可以验证,只有当我们回头凝望所走过的道路,把那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后,才能找到答案。

你知道生命中有什么使命吗?

如果一个人没有使命、没有内心热爱的驱使,他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达不了更远的地方。而拥有使命的人,则具有极强的主动精神,敢于、勇于真心投入而无怨无悔。

1971年,美国大部分高校正在爆发着激烈的校园运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催泪瓦斯在整个校园弥漫,暴乱的学生们四下逃窜。在一块草坪的树荫底下,一个长头发、大胡子、身穿蓝色牛仔裤的年轻人,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并对身边同样外表邋遢的朋友史蒂夫•沃兹涅克不屑地说道:“我们才是真正的革命家。”说这话的人正是史蒂夫•乔布斯,不过,那时没有人知道,这个长头发的嬉皮士,日后竟塑造了整个人类的数字生活,他的确称得上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正如乔布斯所言:“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

如果一个人没有使命、没有内心热爱的驱使,他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达不了更远的地方。在生活、工作中没有使命感的人,通常都很不快乐,因为没有使命的激励,他们容易迷失方向和自我。而找到了使命、拥有使命的人,则具有极强的主动精神,敢于、勇于真心投入而无怨无悔。乔布斯从来就不是一个被动等待的人,他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目标和任务,无论处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不是被动地去适应,而是主动地去研究所处的环境,倾尽全力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至关重要的贡献,为了达到使命,冲过一道道关卡和障碍,享受胜利的喜悦,并在使命的驱使下走向更高的目标。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是乔布斯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里饱含着一个人对梦想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也是乔布斯对“使命”的追逐所在。工作不只是为了糊口、为了排遣时间、为了一己私利的生命历程,也不只是为了张扬自我,而是拥抱使命,超越小我。这是工作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已经超越了自我成就感,将视角放在了工作对象上。一个拥有使命的工作者,一定有明确的原则,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会为了所从事的工作而放弃眼前利益,会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坚决捍卫职业的声誉。

乔布斯这样说过:“我的目的并不是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死去,而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干出了非凡的事业。”当i Pod诞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只视其为一个单纯的音乐播放器,可乔布斯却认识到这个产品的价值所在,他在i Pod发布时表示:“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世界更加美好。”

二、跳出盒子想问题

只有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创出一片伟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国外有一种“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盒子想问题)理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畏首畏尾,丝毫不敢跳出框框的范围,那这个人在上司的眼中也只能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这样的人适合守业,但不适合开疆拓土,在晋升中难以做到最高的级别。只有那些跳出“box”的人,才能创出一片伟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理论应用到乔布斯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乔布斯从来都不会被“盒子”所局限,只要他想要的、想要实现的目标,他都会极力争取过来,甚至有点不择手段。

本来,丽莎计划由乔布斯来领导,但乔布斯却把整个苹果公司搅得天翻地覆,员工们也怨声载道。时任CEO的斯科特觉得再让乔布斯这样搞下去,丽莎计划极可能失败,于是就借着公司改组的机会,将乔布斯赶出了丽莎项目组。被踢出“丽莎计划”后,乔布斯非常愤

怒,同时也有点受打击。因为他失去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乔布斯没有难过多久,他很快又瞄上了另一个项目:Macintosh,即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计划本是苹果一个高级工程师拉斯金提出的,他计划研制出一种小巧、廉价、操作简便的计算机。不过,当拉斯金在董事会上提出这个计划时,立即遭到了乔布斯的极力反对。因为当时乔布斯还在领导着丽莎计划,他担心麦金托什计算机会影响到丽莎的推出。后来,拉斯金回忆这个情形时说道:“乔布斯非常憎恨我这个想法,他到处说这个计划不行,还说这是世界上最笨的产品,绝对卖不出去。”

但是,现在乔布斯想进入麦金托什项目组,但很显然,他不受欢迎,但董事会考虑到麦金托什项目只是个小项目,不是很重要,而且投入资源也不多,所以同意让乔布斯进入麦金托什计算机研发组,以防他破坏公司其他重要的研究计划。但对乔布斯来说,他加入麦金托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麦金托什据为己有,所以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他都要插手,试图刻上自己的烙印。不过,拉斯金并没有把乔布斯的挑衅放在眼里,其他成员也无动于衷。无人响应的乔布斯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但乔布斯并没有就此放弃,在麦金托什的设计上,他处处都要发言,处处干涉拉斯金的想法。

在研发过程中,有工程师提出用“丽莎”计划采用的68000微处理器替换6809E微处理器,乔布斯立刻表示支持。不但如此,乔布斯更是灵感突现,他觉得这样做可以让麦金托什更加方便地使用“丽莎”的一些技术软件。虽然拉斯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妥协了。尝到了好处的乔布斯,更是进一步地从丽莎项目中掠夺关键技术和人员,统统应用到麦金托什团队中来。对这样明目张胆的掠夺行为,乔布斯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得意洋洋地给麦金托什的研发小组起了一个叫做“海盗”的名字。

乔布斯对人说“当海盗比参加海军强”,因为海盗可以肆意地掠夺别人的“财产”。在乔布斯这思想的指导下,Macintosh的开发人员确实像海盗那样,从丽莎计算机那里掠夺了许多技术。除了从丽莎计算机那里掠夺技术,乔布斯还要把自己的想法加在Macintosh计算机上,但他的想法与拉斯金的想法有很大差异,任何问题都能让他们大吵一架,在他们办公的地方经常能听到两人的争吵声。

乔布斯认为,“廉价”绝不是苹果的风格,那简直是自降身份,讨好消费者,苹果的产品必须“高贵而尖端”。但拉斯金走的是平民路线,他讥讽乔布斯“不懂界面,只会包装,把苹果变成了一个外壳很漂亮的东西”。最后,拉斯金再也无法忍受乔布斯的指手画脚了,他给斯科特写了一封长达四页的邮件,投诉乔布斯的种种破坏行为。斯科特将此邮件发给了乔布斯看,乔布斯当场哭了。不过,他当着斯科特与拉斯金的面表示,他不能再和拉斯金共事。而拉斯金也不想再与乔布斯一起工作,他提出了辞职,离开了苹果,离开了麦金托什。   这一来正合了乔布斯的心意,Macintosh完全成了他的“孩子”了。他行事乖僻,公然鼓励研发人员大胆做“海盗”,像海盗学习,不但要像海盗一样疯狂工作,更要像海盗一样去盗取技术。为了强调“海盗精神”,乔布斯还给Macintosh的每个成员发了一件印着“海盗”字样的运动衫,十分醒目。甚至他还在Macintosh所在的办公大楼上挂起了海盗骷髅旗。   在乔布斯领导下的“海盗”团队,以极大热情投入到了Macintosh的研发上。三年后,1984年1月24日,在戴安扎学院弗林特中心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麦金托什计算机首次公开亮相。这款计算机用“自己的”声音向听众介绍说:“我非常骄傲地向大家介绍一位先生,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

带着责任感生活

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也就是说,责任感决定了一个人做事的质量。事实上,只有那些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更大的使命。

“当我重返苹果公司时,情况远比我想象的糟糕。苹果的员工被认为是一群失败者,他

们几乎将放弃所有的努力。在最初的6个月里,我也经常想到认输。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如此疲倦过,我晚上十点钟回到家里,径直上床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然后起床、冲澡、上班。”然而,乔布斯没有退缩,对苹果的挚爱让他勇往直前,他下决心要拼尽全力来挽救苹果,无论在别人眼里苹果是如何的不可救药。最终,他做到了。

乔布斯为苹果付出的一切远远超过了一个CEO的职责范围,是什么力量可以驱动他这样做呢?“我爱苹果”,这是唯一的答案。

在带领苹果计算机公司走出泥沼后,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会许可乔布斯购买苹果公司1000万股普通股的股票期权,同时还赠送一架湾流5型飞机作为对乔布斯的奖励。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乔布斯应得的,因为在乔布斯重掌苹果的这几年里,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市值从20亿美元不到一路飚升到了160多亿美元,而为此呕心沥血的乔布斯却一直领取着1美元的象征性薪水。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不计回报只求付出呢?是爱,是责任感。成功是对乔布斯的奖赏,也更是对他那种伟大的责任感的奖赏。事实上,只有那些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更大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和成就。这一点正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平庸者的分水岭。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尽善尽美,任何细节都不会轻率疏忽,绝不敷衍了事。苹果为什么这样红?因为乔布斯追求完美,他会因为一颗没达到要求的螺丝帽而毫不犹豫地开除一名能力出众的工程师。

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了面对生活的态度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而不是被动地、刻意地去做,自然不会觉得麻烦和痛苦。当你意识到责任在召唤你时,你就会随时放弃别的什么东西来完成责任,而且不会觉得这种放弃有多艰难。

三、用正确的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很多,想实现的梦想也有很多,但是,人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因为人生苦短,只有将有限的事情做到精彩绝伦,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度过一生。

《动物世界》里有这样发人深省的画面:狮子潜伏已久后,突然迅速展开攻击,无数的羚羊四处逃窜、惊叫,但在狮子的眼中,只有它最开始认定的那个目标。只见它疾驰飞奔,犹如电闪一般,死死咬住猎物的咽喉直到其死亡,然后它开始美滋滋地享受它的战利品。   面对众多羚羊,狮子完全可以去抓一只离自己最近的,为什么它只是盯着一个目标不放?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狮子懂得,再优秀的猎手也不能同时攻击跑向两个不同方向的猎物,只有集中自己的精力去追赶一个目标,才能得到窥视已久的美食。这是它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正确方式。

来看看有些人对待目标的方式吧:有些人雄心壮志,列了一大堆目标,却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分散了精力和时间,最后没有一件事情做得精彩,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任何能拿出手的成绩。纵然这些人工作努力,甚至经常加班加点,但收效甚微。原因就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去做事情,没有集中精力和时间,没有全神贯注去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从硅谷出发,沿着101高速路向北而行,驱车半个多小时,就会临近那座举世闻名的城市——旧金山。随着这座城市的轮廓一点点接近分明,时尚的气息犹如海风扑面而来,你体内的血液也会随那逼人的繁华而加速奔腾。就在此时此刻,路边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会猛然攫取你的视线,令你震撼:一个青年热舞中的黑色剪影,头发也随之翻飞,如此奔放、狂野。在背景纯粹的绿色块与黑色的剪影之间,青年手中的白色小盒子和耳机细长的白线犹如点睛之笔,无比简约、无比张狂,演绎着喷薄的激情和不可一世的青春。巨大的广告牌上,没有商标,也没有一个字,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那白色小盒子是i pod,来自那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谁的广告能如此奔放、如此写意,于瞬间掀起人心底的潮汐?透过这不羁的广告,我们

仿佛窥见了它背后那个不羁的灵魂人物。这个人就是乔布斯,一个令人爱恨纠结的天才,一个喜欢把每件事都做到精彩绝伦的偏执狂!

这正如乔布斯自己所说:“人这辈子没办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人生苦短,你明白吗?因此,这是我们为人生做出的选择。我们本可以在日本某个地方的某座寺庙里打坐,我们本可以扬帆远航去环游世界,(苹果公司)管理层本可以去打打高尔夫,且他们也本可以去掌管其他的公司,但我们全都选择了在这辈子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因此,这件事情最好能够他妈的做得好一点。它最好能够物有所值。”   因为人生苦短,所以人这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因此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精彩绝伦。   乔布斯知道,同时做太多事情,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一件事情也做不好。必须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限的事情中去,才有可能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一个人的创作灵感,只有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精彩绝伦,才能做出成绩,才能获得成功。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抱怨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抱怨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抱怨自己应该受提拔而没有得到提拔等等。那你可曾问自己: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自己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了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很多,想实现的梦想也有很多,但是,人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因为人生苦短,只有将有限的事情做到精彩绝伦,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度过一生。

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

大胆追随自己的使命吧,不要让别人来评断自己的选择,违背所谓的“正统逻辑”未必就没有好下场,你的使命你做主,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哪怕这个权威是比尔•盖茨。

研究表明,有超过50%的人工作起来不快乐。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都做得很好,但他们做的都是自己内心并不喜欢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并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决定所淹没,无论是工作、家庭、事业,还是未来,周围都会有人,如父母、朋友、师长,甚或是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那些在我们看来可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会被他们看作无稽之谈,没有什么价值。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可能就会放弃我们曾以为很有意义的事情,最终可能会转移精力到我们并不具备的才能和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中去。许多人都会选择那些可能出人头地的事情,而忘记问自己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你是否曾经坐下来认真想想你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你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成就?是什么阻碍了你的道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问过,他们只是接受了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花时间弄清楚他们“想”做什么。而乔布斯与我们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他是花时间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更不是谁来“告诉”他做什么,哪怕你是权威也不行。当他认定了自己的使命时,谁也别想干预他。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登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返苹果”的重大消息。此时的乔布斯,已不是当年被逐出苹果时的落魄模样了,他的皮克斯公司因为在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的胜绩而名声大振,之后他又将公司成功上市,其身价暴涨逾10亿美元。而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濒临绝境,人们都认为它很快将成为历史,谁也不能挽救它走向败亡的命运。但乔布斯还是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谁会像乔布斯那样去经营自己的公司呢?人们用“魔鬼”、“暴君”、“偏执狂”等词来形容乔布斯时,就说明了人们对乔布斯的不认同,在1982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还年轻的乔布斯不过被看作一个“爱冒险的亡命之徒”。但无论外界怎样评价、怎样挖苦嘲笑,他都不改变或放弃自己的使命,他这样说道:“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牧师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时代》的封面见证了乔布斯坚持自己使命的历程,也见证了苹果的成长和乔布斯一次次出人意料的翻身。但是,到现在为止,除了不可思议地看着苹果公司在大把大把地赚着钞票外,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投资分析师们还是不愿意承认乔布斯所做的一切属于正统。这是为何呢?原来是因为乔布斯丝毫没有遵守“自由和开放才能带来更新更好的东西”的正统逻辑,他的做法与被视为“商业圣经”的《亚当•史密斯理论》中提倡的做法大相径庭。但结果却像《连线》所说的那样:“苹果成功了,乔布斯成功了。”

乔布斯这些经历启示我们,违背所谓的“正统逻辑”未必就没有好下场,你的使命你做主,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哪怕这个权威是比尔•盖茨。

四、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就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之后痕迹渐渐淡去。既然来了,总要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记得我们,要知道,你可以让世界更美好一点。

乔布斯本人曾自豪地声称:“i-Pod帮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重新点燃了对音乐的热情,我们与有荣焉。”的确,乔布斯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这是乔布斯最著名的话。

苹果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他将一款电子产品变成了如同LV一样的时尚单品,这是一种时髦,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很多苹果迷们而言,很多时候购买苹果产品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带有一种类似信仰的膜拜。

为何乔布斯能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或挣钱,我们的目标是做尽可能不平凡的事情或更伟大的事情”。

就职于苹果的广告代理公司的肯•西格尔(他后来为戴尔服务),曾这样说道:“戴尔和苹果的文化截然不同。在戴尔,你要能够应付各种事物及各种数字。有人说苹果的产品不会刻意去迎合市场,一点儿也没错。对苹果而言,唯一要做的就是改变世界;而在其他公司看来,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苹果不去考虑与别人的兼容问题,也不去在意其他IT厂商的先进技术,它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为用户做好的产品。不计成本地追求完美,这是乔布斯的信念,也正是苹果杰出设计的秘密。

乔布斯说:“我们的理念是,消费者从包装箱中拿出的第一块包装泡沫上,摆放着使用说明书、键盘和其他一些附件;第一块泡沫拿出后,消费者就能看到产品的把手;看到把手后,消费者自然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在发布Macintosh时,乔布斯说:“有人说,我们应该将IBMPC放到美国的所有桌子上,这样可以提升效率。这没有一点用,因为IBMPC的字处理程序WordStar的说明书足足有400页那么厚。也就是说,你要写一本小说,就得先读一本小说--而且这对于多数人而言,就像在读天书。而Macintosh给你的感觉则完全不同,就像可以对着电话唱歌一样。”

乔布斯坚信科技的使命应该是用来帮助人性回归、用来辅助传统世界进一步人性化。无论i Pod、i Phone,还是i Pad,都遵循了这一设计理念,这些产品被设计成不需要用户做出根本性改变就可以方便、舒适地使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世界。英国曾有人这样评价乔布斯,十分中肯:“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媒体交换行业是乔布斯无法进入的。任何人都在猜测他接下来将会做些什么。他影响了每个人的想法。换言之,他影响了世界。”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就是一个时代英雄乔布斯的想法和做法。

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生由我们自己书写,未来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生活的精彩由自己创造,只要胸怀大志,把梦想贴到自己随处可见的地方,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努力,那么没有什么事情办

不到。

可以说,自从乔布斯出道以来,一直就被批评声包围着,如果换成是一般人,可能早被这些刺耳的批评声淹没了,但乔布斯却是越批越勇,什么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因为他心中被梦想盈满,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充分诠释了成功的关键所在:相信自己,永不丢弃梦想,把梦想贴到自己随处可见的地方。

乔布斯的人生历经曲折,未出生时就已被生父遗弃,生母又因无力抚养将他送与他人,他的人生从一开始似乎就有点悲剧色彩。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境也不是太好,他曾经有一次在课堂上说:“我不明白我们家为什么一下变穷了!”而且,乔布斯性格孤僻、高傲、不合群,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度萎靡不振。但他心怀梦想,决定干一番事业,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沃兹出于兴趣制作出自己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时,乔布斯敏锐地意识到商机,并看到了从中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他试图说服沃兹涅克与自己合伙成立一家公司,生产和销售个人计算机。为了成立公司,乔布斯付出了全部心血,他先是千方百计说服了沃兹,又到处去找资金、找销路,不管一件事在普通人看来多么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着手行动,主动出击。

Apple II大获成功之后,乔布斯信心爆膨,甚至敢于去挑战计算机领域的蓝色巨人IBM。这是个惊世骇俗的想法,要知道,在当时IBM几乎相当于计算机的代名词。但乔布斯不信这个邪,他试图用苹果的Macintosh机去打破IBM对于计算机世界的集权统治。

然而,正当苹果意气风发之时,乔布斯却在他的而立之年,被打入了人生的低谷,“好像有人给了我当头一棒”,他竟被自己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驱逐了。乔布斯为人一向自负,甚至自大,凡事不甘人后,他喜欢去做别人以为做不到的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且有极强的操控欲。可是,他竟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给赶走了,这对于乔布斯的打击可想而知。   虽然被剥夺了在苹果的地位和一切权力,但没人可以剥夺乔布斯心中的梦想,他决心证明自己,他相信自己,就算没有苹果他也能实现自己在计算机行业的梦想。

只要有电脑的地方,就有乔布斯的梦想,每个电脑都“贴”着乔布斯的梦想。他先后又拥有了自己的两家公司,NeXT和Pixar(皮克斯),但尽管乔布斯耗尽了心力,力图发展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但两个公司没有一个能实现盈利,反倒是他自己的钱被一点点地吸干。他似乎走到了绝境。

这是个艰难的时刻,一次一次的失败,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梦想发生动摇,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但乔布斯最终选择了相信自己,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挫折和打击,他都没有丢弃自己的梦想。相反,这些苦难成了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乔布斯所说:“我敢肯定,如果苹果当年没有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这副药虽苦,但它却成为日后苹果这个‘病人’起死回生的良药。”

乔布斯回归苹果时,苹果已早非当初鲜艳诱人的模样,它是那样暮气沉沉,面临着衰亡的命运。在外界看来,苹果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不可能再卷土重来了。但在乔布斯内心深处,他一直坚信自己且只有自己能有办法让苹果起死回生,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苹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向电子消费品领域进军,并取得了绝对的辉煌。i Pod,i Tunes,i Phone,i Pad,这些颠覆传统的创新产品,不但实现了乔布斯的梦想,也实现了苹果复活的奇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正如乔布斯所说“活着就为改变世界”那样,一个奇迹永远留在了人类历史中。

五、不要让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内心的声音

不必因为别人说三道四而烦恼、生气,由别人去说,我们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因为别人的非议就去改变或放弃自己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陷于别人的评论之中。别人的一言一语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损害我们往前迈进的勇气。要知道,嘴长在别人身上,想要杜绝别人的议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去理会这些“风言风语”。正如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乔布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向来不管别人怎么说,只去做自己想做的。微软早期曾为苹果的Mac个人电脑开发软件,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那个时候就跟乔布斯有过接触,但也有不少的争执。

在保罗•艾伦写的回忆录里,对乔布斯是一顿恶评。按照他的说法,乔布斯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混蛋,不过,艾伦也有些无可奈何地说,乔布斯自己从不在乎别人这样看待他。有一次,艾伦和盖茨第一次去加利福尼亚观看Mac的演示,当时,乔布斯和Mac的核心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坐在一起。不料,Mac刚打开一分钟就死机不动了,这让乔布斯十分恼火。艾伦在书中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这是怎么回事?”乔布斯冲赫茨菲尔德大声吼骂道,“这就是我们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所展示的东西?我们最多只能做成这样吗?!才30秒就动不了了!你是怎么回事!”乔布斯当着艾伦和盖茨的面,对赫茨菲尔德破口大骂。

多年后,当艾伦看完制作于1999年的电视电影《硅谷海盗》后,他又想起了这件事情。在这部电影里,乔布斯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卑鄙无耻的大混蛋”。当艾伦再遇到乔布斯时,就问他是否喜欢这部电影。乔布斯蛮不在乎地说:“我觉得扮演我的演员把角色给演活了。非常棒!”由此可见,乔布斯从来不在乎(至少是表面上)人们对他的看法。

其实,乔布斯向来如此。1974年8月,19岁的乔布斯在一片诧异声中向阿塔里公司请了假,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去印度朝圣了。印度之行让乔布斯开始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关于“我是谁”、关于如何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问题。从印度回来之后,乔布斯在别人眼里变得更怪异了,他整天穿着黄色外袍,剃光头,沉默寡言,待人冷漠。但无论别人怎么在背后议论纷纷,或是当面劝告,都不能令他改变分毫。他只遵从内心的声音。在他早期开发Macintosh时,每当遇到难题,他总是带着大家去静修,躲进一个房间,和外界断绝来往,在寂静中默默沉思,听从来自内心遥远神秘的声音。这种禅道的顿悟让乔布斯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行事,不避旁人如何侧目,不过,这也令他拥有了一种强悍的精神力量,任何惊世骇俗的行为他都能将其统一到自己内心的安宁之中。这也是他成为一个伟大商业独裁者的根源之一。但是,如果你认为崇信佛教的乔布斯会摆出一副慈善面孔,那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在乔布斯1997年重回苹果任CEO后,在短短数周之内,他就终止了苹果一直在做的所有的慈善项目,理由是“削减支出以获得利润”,“等到我们盈利后再说”。但当苹果拥有了丰厚的利润后,那些慈善项目也没有再行恢复。因此,苹果被称为“美国最不慈善的公司之一”。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乔布斯都毫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他的苹果。

这正如他自己所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的声音。”

勇敢做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精神,我们太容易被别人的观点或世俗的教务给左右了。这对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任何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的答案。看待一个问题不应该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方法和角度。当你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者。

听从内心的声音,做想做的事情

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你就将自己放到了一直在等待你的轨道上,并且你应该过的生活就会是你现在正在过的生活。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苹果与微软,两者之间的恩怨情仇,岂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长期以来,“微软”与“苹果”各自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互不兼容,自成一体。在1980年代末期,苹果电脑被视为操作最简便的个人电脑,其特殊的图形处理方式赢得了一大批用

户。但当“微软”推出与苹果相似的“视窗95”之后,“苹果”的优势逐渐丢失。

乔布斯自称“海盗船长”,自己的技术却被微软给“盗”走了,岂能甘心?乔布斯也一直坚称:“他们(微软)一直在抄袭苹果”。要与“恨之入骨”的敌人携手合作,岂不让人震惊?一些苹果老员工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尽管他们已经退休,却强烈抗议苹果与微软合作,认为这是“投降”;一些忠实的苹果粉丝们也纷纷指责乔布斯,称他“背叛”了苹果。因此,当比尔•盖茨的笑脸出现在苹果世界大会上时,引来台下苹果粉丝们一片嘘声,有的人甚至情绪异常激动,歇斯底里高呼“微软将最终埋葬苹果”。但是,乔布斯却呵斥住观众的孩子气行为,他说:“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商开发麦金托什平台的程序,那么人们考虑购买Mac时就会有更多安全感。”

乔布斯又谦恭地向观众解释:“如果我们希望发展,希望看到苹果公司再次健康、繁荣,就必须放手一些东西。我们不能再抱着苹果胜利、微软失败的观点。我们与微软合作,意味着苹果和微软之间竞争的时代结束了,意味着苹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意味着苹果向业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开端,同时也是苹果健康繁荣的开端。”乔布斯说这些话的时候,台下虽然有人欢呼,但也仍有听众喝倒彩。可见苹果与微软积怨之深。

其实,苹果公司的前几任CEO也曾考虑过与微软进行合作,但最终谁也没有迈出最后一步,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太大,可能会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地位,所以他们尽管内心里也清楚与微软合作是正确的,但最终却是想做而没敢去做。

乔布斯做了,作为一个最不该做这件事的人,他去做了。因为他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他必须抛弃(哪怕是暂时的)旧怨,与微软合作,才能让苹果重新健康发展。所以,无论外界的压力有多大,无论别人怎样说他是一个“背叛者”,他还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终,事实证明,乔布斯做的事情是正确的。iMac一经推出,就大受市场欢迎,短短六周就卖出了25万多台。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年最佳计算机"的光荣称号,并在1998年全球十大工业设计中位列季军。有媒体这样评论道:“苹果新计算机一经上市,立刻就成为了市场上的焦点,它是如此完美,以至于让其他公司的产品都黯然无光,完全沦为它们的陪衬。”

试想,如果乔布斯当时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屈从于外界的声音,那苹果公司会有这次翻身仗吗?

六、你必须找到所爱的东西

必须找到我们真正所爱的东西,无论是工作、事业或伴侣。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挫折面前坚持下来,谁能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呢?也唯有热爱,才能激发一个人的灵感,使他做出最杰出的成就。

有很多人这样问乔布斯:“我想开一家公司,我该做什么?”而乔布斯却向他们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所热爱的是什么?你开的公司想要做什么?”这些人大都笑道:“不知道。”乔布斯给他们的建议是:“去找份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直到你找到答案为止。你必须对你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强烈感受到心甘情愿为它冒险的心情,如果你只想拥有一家小公司的话,那就算了吧。”

乔布斯何出此言?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乔布斯这样解释到:“我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喜爱做什么。在我20岁的时候,就和沃兹涅克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计算机公司。我们勤奋努力地工作,只用了10年的时间,苹果计算机公司就从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拥有4000名员工、价值达到20亿美元的企业。而在此前的一年,我们刚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电脑,当时我刚过而立之年。接着,我就被炒了鱿鱼。一个人怎么可以被他自己所创立的公司解雇呢?这么说吧,随着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成长,我们请了一个原本以为很能干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公司,在头一年左右,他干得还不错。但到

了后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因为公司的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我30岁的时候,就被踢出了局。我一下失去了一直贯穿在我整个成年生活中的重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那头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让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透了,我失去了传到我手上的指挥棒。我遇到了戴维•帕卡德和鲍勃•诺伊斯,我向他们道歉,因为是我把事情搞砸了。我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我甚至想到过逃离硅谷。但曙光又渐渐出现了,我发现我还是热爱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计算机公司发生的一切丝毫没有改变我,一个比特(bit)都没有。虽然我被抛弃了,但我的热爱不改。我决定重新开始。”

“我当时没有看出来,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槃的轻盈所代替,因为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我以自由之躯进入了我整个生命当中最具创意的时期。”

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开创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接着是一家名叫Pixar(皮克斯)的公司,并且结识了一位名叫劳伦斯的曼妙女郎,她后来成为了我的妻子。皮克斯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如今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后来又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苹果公司买下了NeXT,于是我又重新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NeXT研发出的技术成为了推动苹果复兴的核心动力。我和劳伦斯也拥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我非常肯定,如果当年没有被苹果公司炒掉,我身上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生活有时就像一块板砖拍中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心。”   “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这是一直支持我不断前进的唯一理由。”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对工作如此,对爱人也是如此。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份工作,那就继续寻找。不要安于现状,当万事了然于心之时,你就会知道何时能找到。就像任何伟大的浪漫关系一样,伟大的工作只会在岁月酝酿中越陈越香。因此,在你终有所获之前,不要停下你寻觅的脚步。”

因此,你不必被世俗所羁,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找到你所爱,才能激发你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才不会在离去这个世界之际,遗憾地说你从没有热爱过,从来不知道热爱的滋味。

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并能将自己的能力发展到极致,正如我们穿鞋子一样,只有最适合的鞋才能走更远的路。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时都想找一份薪水高的“好”工作,但是仅仅以高薪作为自己找工作的标准,或以此来定义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否有些偏颇且不具长远眼光呢?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挣钱,在研究哪些工作有“钱途”,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时,我们还要考虑将来的发展,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成为只会挣钱的机器,还要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在面临此类选择时,乔布斯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很小的时候,乔布斯就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弄清一些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他经常拆卸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当时,乔布斯的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个半岛上,而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市,各种电子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市郊发展起来。当时正是硅谷形成时期,硅谷元老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都在这里居住。每逢周末,一些电子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乔布斯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常给他带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大多是一些电子产品。乔布斯还经常在附近的垃圾堆里寻找如电路板、电子元件等“宝贝”,并经常缠着一个

惠普工程师问一些电子问题,十足一个小电迷。

高中二年级结束的时候,14岁的乔布斯似乎对电子学不再迷恋了,他喜欢上了游泳,参加在芒廷维尤市海豚游泳俱乐部的游泳训练,并参加了水球训练。但是,乔布斯在这方面的兴趣非常短暂,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这方面发展,他说:“我不是做运动员的料”。最终,乔布斯还是投身于电子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收购皮克斯后,乔布斯以为,具有强大图像处理功能的Pixar Image Computer将在动画和电影制作方面畅销不衰,未来几年这种计算机会像过去个人计算机市场那样爆炸式的增长。但事实是,1987年,只卖出了不到100台的Pixar Image Computer,到1989年时,也仅仅卖出了200台。这与乔布斯的设想差距实在太远了,根本就没有实现利润。这让乔布斯倍受打击。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转变思路,让卡特穆尔和拉塞特等人去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而仍是强迫他们去卖Pixar Image Computer的话,怎么会有皮克斯创造动画电影的辉煌呢? 最适合的也许不是最赚钱的,或者说不是眼下最能赚钱的,但它能给人以创造力和生命力,在不远的将来,它反倒最可能给你带来最丰厚的回报。而那些你以为最赚钱的事情,也许到最后会证明是最无价值的。当然,做自己最适合的也许并不能最终给你最多的财富,但是却能得到职业成就,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不要任由世俗的眼光和标准来决定自己的选择,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大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之路。

七、当你相信自己时,奇迹就会发生

不相信奇迹,奇迹就永远也不会降临到你身上。奇迹实际上就是你的自信、能力和行动力。

你肯定从电脑、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传播中,得知了许多曾创造了很多奇迹的真实人生故事。譬如,人在沙漠中遇险并在理论上不可能的情况下幸免于难;遇难者在地震后的废墟中挑战生命的极限;在一场必输无疑的赛局中上演惊天逆转„„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处在绝境中的主人公都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坚持到了最后。   当你相信自己时,奇迹就会发生。这就是那些缔造奇迹的人所秉持的信念。

1985年9月下旬,当时的苹果公司CEO斯卡利夜不能寐,他常常担心第二天早晨,苹果公司的员工会走掉一半。因为这个月的13日,乔布斯告诉他说他要带一部分人离开,并递给Sculley一张手写的名单。

这个新团队的名单泄露后,苹果公司麦金塔电脑小组内部发生了骚动,没过多久,这个小组中超过一半的人离职了。

这引起了斯卡利主导的苹果公司高层的一阵恐慌,生怕乔布斯"偷走"苹果公司的一些顶级计算机人才,因此,他们对此进行了激烈反击,起诉了乔布斯。乔布斯被逼无奈,只得同意6个月内不得雇用原苹果公司的员工,并且不建立与苹果电脑竞争的电脑公司。

尽管被逼出走的乔布斯深受打击,但阵痛过后,他又恢复了斗志,对曾经的失败又变得毫不在乎起来。他决定重新创业,他为自己的新公司起名为NeXT,寓意他将创造下一个辉煌,但是很多人认为他是在痴人说梦。

“我们没有商业计划,也没有做任何相关的市场调查,但我们希望可以创立一家小公司,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创造某种奇迹。有些人以为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会用事实证明这一点。”乔布斯信心十足地对外界如此说道。

乔布斯创办Next的意图是针对高校市场,为大学生、研究者和老师们开发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他称之为“个人的主机”。按照乔布斯以往的一贯作风,他决定打造一款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电脑,这样的话,制造成本肯定会很高,电脑售价必定昂贵无比。

根据大学的接受能力,大学的顾问们曾建议乔布斯,应该让电脑的价格控制在2000美元以内。要知道,当时苹果公司的Mac向大学销售的折扣价仅为1000美元。

但是,很显然,乔布斯没听进去这些建议,当1988年NeXT推出号称最先进的教育电脑机时,其最终公布的价格高达6500美元。并且,除了价格高的惊人外,这款NeXT电脑机的性能也不够强,它需要附带一个打印机,这个打印机的价格也要2000美元,再加上其他一些费用,这款电脑的最终售价高达10000美元!没有几个学校能支付得起如此高昂的价格,所以乔布斯在高校市场的失利在所难免。

不过,乔布斯不承认失败,他通过电脑零售商Businessland转而向公司客户销售,但是,9995美元的价格也无法在企业市场中取得好的成绩。可以说,NeXT机一直销售惨淡,在10年当中总共只卖掉了零星几台电脑,最后没办法转行卖软件,但也卖得不好,不过乔布斯凭借出众的口才,总算捞到了一个大客户:中央情报局!但这无法左右大局。

实际上,乔布斯的助理曾试图提醒他远离一些几乎是必然的灾难,但他并没有接受,他一直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可以再次创造像苹果公司那样的辉煌。

1992~1993年间,因为理念上的不同,NeXT公司9位副总中的7位先后被解雇或主动辞职。

这段时间,乔布斯很少授权他人,他总是试图控制一切。关于机器开发的几乎方方面面——包括机器内部的每颗螺丝钉——都由他说了算。NeXT办公室里的家具选择和布置,可以很好地展示一个公司的设计品味,乔布斯从不错过这样的机会。尽管公司战略一再被央求重新检视,但乔布斯还是过分关心其他的事情。

《Steve Jobs and the NeXT Big Thing》(《乔布斯和NeXT大事》)一书的作者RandallStross在创作时,曾和一些当时的以及前NeXT员工谈过。根据其中一人的描述,即便Businessland访问团的高级主管们已经在路边等候,乔布斯仍然花了20分钟直接指导景观工程人员精确地安装洒水喷头,那些高级主管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切。

不过,NeXT的电脑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不少创新,很"酷",这吸引了一小批很忠诚的追随者。NeXT创造了第一台易于使用的Unix机器,但主流市场并不买账。事实上,乔布斯此前已向市场推出了易于使用的机器,那就是苹果公司的Mac。

因此,NeXT无法将其自身的优势与Mac明显地区别出来,尤其是在NeXT机器的价格水平上,令人望而却步。在近7年的时间里,NeXT总共只销售了50000台机器,市场的惨败和持续的亏损,让乔布斯不得不停止了硬件制造,并解雇了500人团队中的一半以上,然后集中精力销售NeXT的软件。

的确,乔布斯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他赔了不少钱,似乎走进了死胡同,但是他从来没想放弃过,他深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而奇迹真的发生了,《顽皮的跳跳灯》和《锡铁小兵》相继成功,这给乔布斯带来了巨大的人生转机。

《锡铁小兵》更是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给整个动画电影的制作带来了一场革命,也给乔布斯的思想带来了一次革命。

法国有一句谚语:“不相信奇迹,奇迹永远也不会降临在你身上。”我们往往被貌似很强大的东西蒙蔽双眼而心生惧意,不知道其实只要再努力、再坚持一下,就能冲破困境,达成目标,并获得成功。

对于乔布斯来说,事实也是如此。即使是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乔布斯还是用自己超强的信念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一个总是对自己说不行的人,很难期望他能在今后的人生中做出成绩;相反,一个人总是在心底深处不停地鼓励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相信自己能做到!那这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如若有一天,你处在了人生的低谷,不妨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

八、不要迷惑于表象,要洞察事物的本质

在这个纷繁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而真正的机会有时也会伪装成陷阱。因此,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表面的现象,要从现象中挖掘本质,要有自己的判断。

“人不易知,知人不易”,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表象所迷惑,被耀眼的光环蒙蔽双眼,无法正确地认知世界,无法穿越纷繁之表象直达事物之本质。

每个事物都有表象,在表象之下才是本质,有时它们是相符的,不过,大多数时候,它们是不一致的。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特质,只不过那些不成功的人是因为被表象所迷惑,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所以才无所建树。

苹果产品的设计一向为人称道,令人爱不释手,那么是因为设计苹果公司才成功的吗?市场上也有很多设计杰出的作品,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呢?其实,在乔布斯的哲学里,设计很重要,但设计只是手段,不是本质。试想,如果设计是乔布斯制胜的关键法则,那么如何解释NeXT电脑的失败?当时的NeXT电脑可谓“酷”的一塌糊涂。同样,丽莎也是苹果公司呕心沥血的产品,也遭遇了败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软算是乔布斯的第一个大敌,他痛骂微软和盖茨只会生产“三流产品”,还说如果让微软控制市场,将是巨大的灾难,因为微软不创新。而惠普则一度是乔布斯特别想超越的公司,事实上,乔布斯的硅谷之梦就起源于惠普。

苹果公司的超越,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公司的胜利,同时也是一种路径的胜利。相对于微软、惠普这种以技术取胜的公司,苹果公司市值的狂飙,托身移动互联网,依靠i Pod、i Tunes、i Pad、i Phone等终端,在乔布斯的引领下,苹果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移动帝国。

为何苹果公司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乔布斯靠的不是一种技术导向,说要称霸移动互联网什么的,而是基于深度理解“人性”后的殊途同归,是一种基于“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乔布斯抓住了本质。洞察人性,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造出了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不要迷惑于表象,要洞察事物的本质”,这是乔布斯对年轻人的忠告,但这不容易,要锻炼很长时间才能有此本领。而且,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很多表象真假难辩,甚至有些时候极其危险,如果不提高觉悟,很多时候难免会落入陷阱。其实,洞察事物的本质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内在原因,只要抓住了这个内在原因,就能将问题一举解决。当然,商业往来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但理性地判断身边的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质,还是有必要的。

对待事物不要武断,也不要有偏见

如果你对非正统思想的第一反应是抗拒性的,那么,不要急于发表你的意见和想法。由于个人的学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缘故,我们的判断可能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有时,我们眼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我们判断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因为知识与经验所囿,我们不能了解全部的真相和事实,再加上私心作祟,对待不同的事物我们很可能因为武断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很多人眼里,现在的乔布斯成熟睿智,引领了市场潮流。然而,在成功的道路上,乔布斯也因过于武断而犯下不少错误。自从Apple Ⅱ的成功,乔布斯就以为,只要有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就能占据市场,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让他们心甘情愿意地掏出钞票购买他的产品。

1990年9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二,乔布斯再一次去旧金山参加新产品发布会。他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他相信在这次发布会上他会让自己的NeXT公司走出困境的。新产品是NeXT公司研发的被称之为NeXT Station的电脑。鉴于以前的失败,在这款电脑的设计过程中,乔布斯力争避免那种好看、受人欣赏但成本昂贵卖不出去的情况发生。

新产品的机箱舍弃了以往那种独特的立方体(这种设计成本很高),而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但也独具特色的如同“比萨饼盒子”的设计。

“会让你目瞪口呆。”乔布斯在NeXT推出后不久,曾对自己的产品这样评价。的确,众多媒体对NeXT也充满了溢美之词,NeXT似乎来势不可挡,但当有人问及比尔•盖茨是否会为NeXT写程序时,比尔•盖茨说:“为它开发应用程序?我没兴趣。”比尔•盖茨并不看好NeXT。但乔布斯并没有将此话放在心上,他相信,凭借自己出色的产品设计,还有最先进的技术,NeXT一定会热销,就像当年的AppleⅡ一样。但市场反应却大大出乎乔布斯意料:喝彩者众,购买者寥寥。1991年6月,大失所望的NeXT重要的投资者皮罗特辞去了董事会成员身份,他抱怨说:“我真不应该投给这些年轻人这些钱。这是我犯的最大错误。”

1992年一年的时间,NeXT也只卖出了2000台,这比苹果公司一个星期的销售量还少。最后,乔布斯不得不将硬件业务卖给佳能。由于乔布斯错误地判断了形势,当年Apple Ⅱ风行的环境不可复制,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思想,让电脑成本昂贵,大众难以接受。可以说,过去成功的经验造成了乔布斯的武断和偏见,让他对市场有了错误的认识,以为只要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能占领市场,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人无完人,最重要的是知道吸取教训,对待事物要客观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乔布斯历经挫折想要告诉我们的:“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事实上,乔布斯也时常受到来自外界的质疑。

因为乔布斯热爱创新,有很多理念都闻所未闻,以至于人们送他一个“疯子”的称号。光驱刚刚产生时,商业直觉一向敏锐的乔布斯立刻意识到了光驱的重要性,决定在苹果电脑上安装光驱,但是却遭到了专家们的嘲笑。确实,在当时,这个想法太超前了,但事实证明,人们不得不佩服乔布斯的先见之明。回想起来,乔布斯设计出来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人们的质疑甚至嘲讽中成长起来的。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在遇到新事物时,不要急于否定它,由于个人的学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缘故,我们的判断可能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不能对所有不符合传统或主流的东西一概否定和抹杀。这有碍于我们的进步。

不要因为别人的提议有点奇怪或是遥不可及就立刻将其全盘否决。

给自己一点时间,待你的抵触情绪过后,再重新看看那份与众不同的提议或事物;或先将其搁置一边,等一段时间你的偏见消除后,再做考虑。记住,哲语有云:“建立在发明与想像之上的世界,只为证明根深蒂固的偏见。”这个社会上的所有,包括社会本身,都是靠人的发现和想像存在并发展的。在规律和必然性面前,关于真理、关于研究等,都可能只是前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结论或偏见。所以,我们对待事物不要武断,也不要有偏见。

九、常保饥渴求知,常存虚怀若愚 (就是中国古语: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任何一个人,正确的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永远是其事业成功的保障。

在谦虚的指引下,人们就会渴求学习,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不能因为自己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思想就以为那是极限,以为已经完美从而再也不肯虚心学习了。学习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你总是抱着老旧的思想,不肯接受或学习新思想,你就会落后于时代。有生必有死,有新必有旧,只有不断求新才会永远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在人们眼里,乔布斯就是一个创新的天才,与众多天才人物相比,乔布斯为何总能有不竭的灵感和创意?安迪•格鲁夫曾这样评价乔布斯:“乔布斯永远是乔布斯,他唯一可能的变化是头发变得更少。”不过,在平常人眼里,乔布斯是一个从来不知谦虚为何物的人,他自大、张狂,令人生厌,只有在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物下,他才会收敛起来。如果当初他能够稍微听取一点别人的意见,也许就不会经历如此多的挫折。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乔布斯诚然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推崇真正的知识,对美学、哲学等深为叹服。这也是他能保持创作灵感的关键原因所在。

我们能从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讲到的一个故事中有所体会:“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我17岁的时候,读到一句格言,大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

将会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从我读到这句话的那时起,这句话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的每天早晨,我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去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吗?’当一连好多天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提醒自己快要死去时想做什么,是我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工具。因为一切的事情——外界的期望、一切的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担忧——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会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所知道的各种办法里,提醒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掉入‘恐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人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离开,所以你没有理由不听从内心的呼唤。”

你的时间有限,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住,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喧嚣的观点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勇敢听从你的内心和直觉,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非常棒的杂志叫《全球目录》,它被我们那一代人奉为圣经。这本杂志的创办人是一个叫斯图尔特•布兰德的人,他住在MenloPark,距离这里不远。他把这本杂志办得充满诗情画意。那是60年代末期,个人电脑、桌面排版系统还没出现,因此出版工具只有打字机、剪刀和宝丽来相机。这本杂志有点像印在纸上的Google,不过那是在Google出现的35年之前。这本杂志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内容都是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和了不起的见解。

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做了几期《全球目录》,快经营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坚持出版了最后一期。那是在70年代中期,我当时就像你们这样大。在最后一期的封底,有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如果你喜欢冒险旅行的话,经常会碰到那种乡间小路。在照片的下面有一排字:常保饥渴求知,常存虚怀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他们停刊的告别留言。常保饥渴求知,常存虚怀若愚。现在,在你们毕业后即将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虚心的人十有九成,骄傲的人十有九空。”任何一个时代,无论到了任何一个区域,也无论是任何一个人,真诚的谦虚,正确的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永远是其事业成功的保障。相反,自我满足,永远是一个成功的障碍。

知识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存储的

从“知识”到“力量”,中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号,还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转化过程。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小时候从师苏格拉底,青年时期功成名就,和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一道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同苏格拉底一样,他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对哲学有一种执拗式的偏爱,并创建了哲学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而应该学以致用,把知识求诸实践。

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是,从“知识”到“力量”,中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号,还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转化过程。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拥有先进技术,却不能将其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与苹果及微软渊源颇深的施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施乐公司是以复印机技术扬名四海的,后来看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于1969年成立了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据当时一名在此工作的人员说,当时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工作。

1973年,施乐公司开发出了Al-to,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台个人计算机,有键盘和显示器,并采用了许多奠定今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术,如图形界面技术。在当时它就已经实

现了Alto计算机间的联网功能,此外,它还配备了一种三键鼠标。1975年,施乐Alto产品成型,今天回头来看,如果当时这款产品投入市场,必定能成为施乐“印钞票”的的第二台复印机。可是施乐管理层认为Alto过于娇贵,就没予重视,结果前后只卖了2000台。因此,施乐Alto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产品”之一。

1996年,在一次采访中,乔布斯侃侃而谈:“施乐公司本来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但很遗憾,虽拥有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施乐公司并没实现它们的价值。对此,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泰勒解释说:“我的任务是创造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技术。如果生产部门无法利用这种技术,这不是我的罪过。”可以说,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技术王国”。科研人员只需埋头工作就行了,一旦他们有新的设想,所有的杂事,如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都由泰勒帮助处理。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将技术转化为实际成果,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任由后来者占领市场了。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来说,学以致用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能力。如果不善于把知识变成能力,就会华而不实,很难获得真正的提高。如果一个人只有理论知识而不能转化为能力,那么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难成大事。所以,作为青年人,就要多向乔布斯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

十、值得称道的成就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所有作出重大成就的人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他们不断地学习、勤奋努力,不断拼搏,才最终获得了世人称道的成绩。纵然是天才型的人物,也得经过勤学苦练才能取得一些成绩。   人生中任何一次成功的获取,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勤奋工作,是成功的根本。不努力工作,就无法享受到成功之果的芬芳和甜蜜。从来都没有什么成功是唾手可得的。

如今人们一贯以商业奇才来称赞乔布斯,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活着就是改变世界。我们的世界确实因为他而有所改变。而且我们也知道,乔布斯能改变世界,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纵然他取得成功后,依然勤奋有加,甚至在他患病期间也没有停止过工作,经常在凌晨回复很多用户的邮件。

乔布斯在为别人签名的时候,常常会多写一句话:再多做一件事(one more thing),以未鼓励,这同时也反映出乔布斯做事的态度。

乔布斯在每年的Macworld大会上都要作一次主题演讲,他的演讲是如此充满魔力煽动人心,让台下的苹果迷们为之疯狂尖叫。因此,人们也称他的演讲为“魔力演讲”。不可否认,乔布斯天生很有戏剧天赋,极具舞台表现力,但是这些年来,他一直在追求自身演讲风格的转变和改进,加上他完美主义者的性格,他不屈不挠地致力于完善演讲技艺,精益求精,甚至近乎苛刻地修改每一张幻灯片、每一张演示页,可以说演讲中的每一处细节他都不会放过。所有观众都可以从乔布斯演讲的每一个细节中,看到他的认真与努力。的确,乔布斯很残酷,但他又很勤奋,残酷地勤奋。这种勤奋努力的结果,化作在演讲台上的完美展现,当你看到那种激动人心的演讲场面时,你会毫不奇怪世界是怎样被乔布斯所改变的。

当然,乔布斯不止在演讲上下功夫,在其他方面他同样也勤学苦练。他经常与撰稿人、工业设计师和音乐家们待在一起,或许他不太在乎用户需求,但他会非常勤奋地工作,生产出客户心甘情愿购买的“革命性”产品。

不单是乔布斯,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极其勤奋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他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及他推销的秘诀,他便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底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啊!”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有心人”其实就是指做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勤学苦练,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把事情做成做好的人。只有做到令自己感动的勤奋和付出,才有成功的可能。

将与众不同当作一种本能

如今是一个追求创意的年代,推陈出新才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与其千篇一律地重复别人,不如发挥创意,学会推销自己,赢得对方的注意。

很多人都有找工作的经历,那份疲惫和无奈仿佛还记忆犹新。据一份求职调查显示,很多人在求职时都缺乏自信。从乔布斯找一份工作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乔布斯在里德学院待了十八月过后,回到了养父母身边。他一心想去印度探求有关人生、生命之类的真谛,但是他连路费都没有。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份工作,在积蓄路费的同时也养活自己。有一次,他在翻阅《圣何塞信使报》时,看到了当地一家知名企业阿塔里公司的招聘广告。阿塔里公司是一家电子游戏开发公司,他们需要一名电子工程师,当时他们在报纸上发出的招聘信息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并拥有自己开发的电子游戏作品。

显而易见,乔布斯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但是,乔布斯却认为这份工作非常符合自己的口味,至于招聘要求他没看在眼里,他两手空空、穿着随便地就去应聘了。面试乔布斯的人事主管认为乔布斯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因为乔布斯既没有表现出在电子游戏方面的独特眼光,更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所以人事主管没有理由录用他。但是乔布斯可不这样想,他对人事主管说:“你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录用我,要么报警。”像这样“非同寻常”的要求,这位人事主管还是头一次见到。

人事主管无法应付这个“不合常规”的乔布斯,只能把乔布斯带到阿塔里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奥尔康那里。乔布斯让奥尔康吃了一惊,因为当时19岁的乔布斯完全是一副嬉皮士的打扮,衣衫不整,还光着脚丫子,关键是对游戏开发毫无经验可言,奥尔康也觉得乔布斯实在没有被录用的资格,但是,乔布斯还是被录用了。这个决定实在让人意外,以至于奥尔康后来说:“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雇用他,他除了想做这份工作和有一点活力之外,没有其他优势。不过,正是他那种内心的活力吸引了我,只要有活力他就能把工作做好。”

乔布斯成了阿塔里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但乔布斯是令人抓狂的同事,他不尊重其他同事,十分傲慢,没人能和他相处。而且,乔布斯身上有一股异味,因为他长时间不洗澡,对此他解释说,自己爱吃水果,而常吃水果的人是不用经常洗澡的。于是,奥尔康不得不找乔布斯谈谈,商定以后乔布斯白天不用上班,只要晚上过来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与其他同事起冲突了。

当时阿塔里公司准备开发一款名为《突破》的电子游戏,并开出了一笔丰厚的奖金,乔布斯觉得有钱可赚,就揽下了这个重任。但是其他人可并不看好,因为乔布斯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其他人的看法没有错,乔布斯确实不具备开发这个游戏的能力,但是,乔布斯找到了能开发出这个游戏的人--他的朋友沃兹,并许诺说事情成功后奖金一人一半。乔布斯一向自大,能让他心服口服的人寥寥无几,不过,在电子游戏开发领域,乔布斯完全没有沃兹优秀,“作为工程师我远不如沃兹涅克优秀。在设计方面,沃兹总是比我优秀。”

乔布斯口才非凡,很快就说动沃兹来做这个工作。再说沃兹是一个非常热心帮助朋友的人,且他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完全有能力开发出这个产品。另外,对沃兹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乔布斯让他晚上在阿塔里尽情玩电子游戏。

当时沃兹已是惠普公司的工程师,所以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编写游戏程序。虽然时间很紧,但作为一名天才型的电子工程师,沃兹只用了48小时就完成了这款游戏。沃兹一向自信于自己的能力,当后来被问及这件事时,他说:“这事对我来说很容易,在开发过程

中,乔布斯的工作就是为我买可乐和点心。”随后,乔布斯告诉沃兹说公司开出的奖金是700美元,并分给沃兹350美元。乔布斯用获得的奖金购买了一个农场,然后他向公司请假,要去他朝思暮想的印度朝圣。

可以说,这份工作不仅对乔布斯的意义巨大,对那些踏入职场的人来说,也非常有启发意义。如今是一个追求创意的年代,推陈出新才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与其千篇一律地重复别人,不如发挥创意,学会推销自己,赢得对方的注意。

十一、没有什么不可能

在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时,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不同的人:第一种人:当他们发现问题难度较大时,马上就被困难吓倒,然后对自己说绝不可能会取得成功,因此也就不愿再去努力,最终选择了放弃。

第二种人相反,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是强者。他们首先具有一种能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和发问方式,他们会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乔布斯绝对属于后者,他从来不相信绝对,认为“没有什么不可能”。

最初苹果公司采用的是韦恩设计的徽标,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读书的一个图案,外框则配上了英国诗人威廉姆•沃尔兹沃斯的短诗“牛顿„„一个灵魂,永远航行在陌生的、思想的海洋中„„孤独的„„”相当浪漫,暗示了苹果将会远离机器,充满人文情怀。随着Apple的销售,乔布斯越来越觉得韦恩设计的徽标过于理性和复杂了,不利于品牌推广。1977年,乔布斯决定换个徽标。乔布斯发现英特尔电脑的广告设计十分高明,其在宣传产品时从来都不是直接针对产品本身做宣传,而是通过替代形象,比如扑克牌、汉堡包等,很容易让人们记住英特尔的品牌。通过这种独特的宣传方式,英特尔吸引了一大批热衷英特尔电脑的消费者。

乔布斯很快了解到为英特尔设计广告的是麦金纳公司,于是立刻就将电话打了过去。他在电话中直接说希望麦金纳可以为苹果公司设计一个特别的商标和适合苹果计算机的广告。麦金纳公司的老板听完乔布斯的介绍后,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负责新客户业务的伯奇。   当伯奇驱车来到乔布斯口中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时,发现苹果计算机公司只不过是一个设在车库里的且只有几名雇员的小作坊。当他决定转身离开时,乔布斯正好迎了上去,滔滔不绝地向伯奇讲起了苹果计算机公司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并大口称赞他们的产品是如何优秀。虽然伯奇对乔布斯的口才和宏图远略深感佩服,但他没有答应做苹果计算机的业务。因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这样的小作坊,实在是支付不起麦金纳公司的设计费用,要知道,麦金纳公司可是当时有名的设计公司,收费不菲。

乔布斯随后打电话给麦金纳公司,但遭到了直截了当的拒绝。不过在乔布斯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要打五、六个电话给麦金纳公司的老板麦金纳,以至于麦金纳的秘书都有点受不了了。不堪其扰的麦金纳对乔布斯的这种“执著”非常恼火,即使他对乔布斯发火,可乔布斯还是会照样打电话来。最后,在乔布斯的极力争取下,麦金纳被说服了,他安排公司的艺术总监罗布•贾纳夫负责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徽标设计工作。贾纳夫决定用苹果作为原型进行徽标的创作,这也正切合了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名称。他设计了一个简化了的苹果形象,在苹果的右边被咬上了一小口,“被咬掉一口,是为了防止苹果看上去像西红柿。”乔布斯对这个造型非常满意,但他坚持要在苹果上再加点东西,于是贾纳夫在上面又加上了六条水平彩色条纹,以凸显苹果计算机优秀的彩色处理能力。   据说,设计这个徽标花了苹果计算机公司一大笔钱,苹果前CEO斯科特将其形容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徽标”。不过,它显然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设计,因为很多见到苹果徽标的人都会禁不住问:为什么苹果被咬了一口?这或许恰恰正是当初设计苹果徽标的人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当初很不情愿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徽标的麦金纳公司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被“强迫”设计的这个苹果徽标会名扬天下,成为财富、时尚和完美的代表,成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象征。如果当初不是乔布斯的执著,不是他在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不懈地给麦金纳打电话,推销自己的公司和梦想,就不会有今天人们钟爱的苹果产品了。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看起来根本难以克服,但只要不断地探索和坚持下去,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大胆创新,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乔布斯评价那些有创意但不成功的产品时说:“如果那些又新又酷的产品不能够为你带来可观利润,那不是创新,只是艺术。”

2007年,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环球公司宣布与苹果公司谈判破裂,“我们将不再与苹果公司续约,停止在i-Tunes音乐商店销售其电视节目。”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与迪斯尼等娱乐产业的巨头们密切地注视着事情的进展,想知道乔布斯会作何对策,他们认为:“乔布斯谈判的姿态过高,苹果公司与一般渠道商并无差异,却要求特别定价、特别拆账。”如果时机成熟,他们可能会采取与环球公司类似的行动。而与此同时,另一竞争联盟也发起大举进攻。2007年,亚马逊与美国环球唱片公司、索尼、华纳音乐公司以及EMI公司就音乐许可权问题进行了谈判,且进展顺利,并在当年夏天推出了数字音乐服务。而美国数字音乐公司Napster也在近期推出了Napster to go服务,目标直指苹果i-Tunes网络音乐下载市场。同时,Nap-ster还与创新公司、戴尔、三星及irivel等数字音乐播放器生产商建立了战略联盟,以对抗以苹果公司为首的同盟。

不过,乔布斯已经作好了应战的准备。在i Phone刚上市时,苹果计算机公司不允许第三方开发的软件在其上运行,现在,乔布斯决定开放i Phone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接口,所有第三方软件公司都可以为i Phone开发应用软件。

同时,乔布斯还在影视内容服务上采取了与此前不同的策略。乔布斯决定在影视内容服务上采用租赁的新方式。但这种新方式让电影公司很担心,因为人们一旦能很便宜地租赁电影,谁还会进电影院呢?谁还会买他们的DVD呢?因此,外界也判断乔布斯不可能与主要的电影公司达成一致协议。但出人意料的是,乔布斯很快与福克斯、迪斯尼、华纳兄弟、派拉蒙和米高梅等主要电影公司达成了合作。原来,乔布斯再次想出了新方法,那就是在DVD上市一个月后,用户才能在i Tunes上租到电影,且只能租赁24小时。租赁一部老片的价格是2.99美元,新片是3.99美元。很快,人们就看到迪斯尼的很多旧电影在i Tunes开始出租了。其他公司马上明白过来,立刻跟进。

乔布斯往往能出其不意地与其他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不管是在销售模式还是合作模式上都大胆创新,完全牵着市场的鼻子走,这使得苹果在日益复杂的技术竞争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多同盟者的支持,奠定自己领先者的地位。凡是乔布斯涉足的领域,如电脑、智能手机、音乐播放器、零售业等市场,苹果的产品都是所向披靡,改变了相关产业的格局,把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乔布斯非常喜欢美国冰球明星韦恩•哥林斯卡的名言:“我溜向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在的地方”,这也是乔布斯的创造性所在。这对所有的年轻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极大的启示呢?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大胆创新,才能取得令人称道的进步。

十二、人生短暂,不要重复别人的路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敢于突破常规、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不盲目追随,大胆跟着自己的选择走,终成一番伟业;而那些成功的企业,也都是因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敢标新立异,不敢与众不同,总是对自己的梦想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对别人的梦想偏爱有加。当我们看到别人都在追逐同

一个梦想时,就会忍不住想:“我的方向是不是错了?我的梦想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于是,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决定跟着别人的脚步走,空掷青春,虚耗精力。

皮克斯,一家非主流的动画公司,一度亏损近乎关门,它是如何用20年的时间,成为颠覆好莱坞电影和震撼世界的创新典范呢?这要归功于乔布斯,他为皮克斯奠定了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皮克斯最著名的企业文化是“以下犯上”。更准确地说,在创作领域,皮克斯内部完全没有“上下尊卑”的概念。如果你看过《怪物公司》DVD花絮,你一定会极其羡慕皮克斯的工作环境,那里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玩具和非常另类的员工。在这里,任何一个普通动画师都可以提出创意供大家讨论,总之,你在这里见到的跟别处大不一样。

1995年,皮克斯推出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采用CG技术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这部影片同时也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动画片,并被美国电影协会选入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人们对这家公司充满了新奇感,1999年,《时代》周刊记者Cathy Booth和Richmond,带着新奇感参观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在名为Frog town的办公室里,首席技术官一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蔬菜卷饼干,一边盯着电脑发呆,他正在思考牛仔女郎杰西的情感变化,她是《玩具总动员2》里伍迪的新助手。穿过Bugville大街,在奥斯卡最佳动画导演约翰•拉塞特的办公室里,堆满了200多件各式玩偶,而这位伟大的导演正在努力阻止他的4个孩子撕扯伍迪的玩具人偶。在Batcave大厅里,皮克斯的老板乔布斯正在面试新员工,这位有名的老板穿着短衫,光着大脚丫斜倚在写字台上;再过一会儿,一个前任马戏团魔术师将带领一些观光者参观皮克斯公司总部,他们将会路过新任财务总监的办公室,这位新任总监正在利用午餐时间学习制作一个玩偶模型„„”

这就是Cathy Booth和Rich-mond参观皮克斯后的描述,皮克斯另类的行事风格让他们啧啧称奇。

《海底总动员》导演安德鲁•斯坦顿说:“什么中层、下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

对,要与众不同,就如乔布斯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样。独一无二,所以乔布斯成为了“教父”级人物,皮克斯是动画电影界的翘楚,苹果公司也是凭借这一点而浴火重生的。这就是成功。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所说:“时间很有限,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只有大胆走自己的路,不盲目跟风,才能作出一番值得称道的成绩。   记住,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唯一的船长,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舟。你才是舵手,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决定自己何去何从。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但是,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这个世界富足而慷慨,应有尽有。但是,只有一样东西上天对谁都是吝啬的,那就是时间。生命,就像空气中的一缕轻烟,短暂而微不足道。如果你不加倍珍惜每一寸时光,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的人生将充满遗憾。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一定要抓住这宝贵的时间,想你该想的、做你该做的,付出你的真心、你的真爱、你的精力、你的大度、你的宽容,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使生命不留遗憾!

乔布斯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我17岁的时候,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候开始,过了33年,每天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

了。”

不错,乔布斯就是这样来生活的,用“最后一天”的心情去选择下一步,他的爱情也是这样结出果实的。

1985年,乔布斯被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扫地出门,可以想象当时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但是乔布斯沮丧了一段时期后,很快就振作起来了。有一天,乔布斯在一所大学作演讲,但与他以往的滔滔不绝不同,他的思路有些混乱,他被台下一位有着满头金发的美丽女士给吸引住了。乔布斯感觉被电到了。活动一结束,乔布斯就去跟这位女士聊天,拿到了电话号码,并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给了她。当然,乔布斯开口约这位女士当天晚上一起吃晚餐,但正好他还有其他事情,乔布斯只好离开了。当乔布斯准备去开车离开时,他问了自己一个“老问题”:“如果今天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天,今天要做些什么?我是要参加一次商业会议呢?还是要与这个女人在一起?”答案出来了,乔布斯马上跑回去,再次约这位女士去共进晚餐。“好吧。”她答应了。“我们就这样走在了一起,从此再也没有分开。”乔布斯后来在谈及自己的家庭时这样说道,这位美丽的女士,就是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斯。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者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实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对于过去的成败荣辱,对于自己的选择,乔布斯又说:"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的避免掉入畏惧失去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理由不能顺心而为。”

乔布斯是个另类。他总是那么精力充沛,在他所关注的领域,总能提出很高而又能够实现的标杆,而乔布斯仍说:“太多的事情令人感到遗憾,但是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那些你没去做的事情。如果我能早点明白现在才明白的道理,我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要把握好现在。生命是短暂的,不久以后我们都将走到尽头,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现实。你要把今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今天就是你最后的机会。

我们也静下心来,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么?”用“最后一天”的心情去选择下一步,我们会更有方向,会让时间过得更有价值。

作文七:《活着的意义》1500字

活着的意义

人们总是在人生中无尽的寻找活着的意义,按照一个普通人活70年来说,到20岁成年之前是幼年期和青年期的成长学习时间。20岁到50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50岁到70岁,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在这匆匆过世之中,某刻觉得人生疲乏无味,从发现这一刻之时便纠结于从古至今,至高哲人,平凡百姓思索千百年都无果的人生问题,开始在追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布达佩斯之恋》里面那位钢琴师,《为爱朗读》的那个女主角,他们的人生我不懂,但是我理解他们。同样在他们的位置,可能我会去演奏起那首钢琴曲,可能我会把不会写字的秘密说出来。但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欣赏由电影大师拍摄出来的作品的普通观众,我只能理解他们,并不能用我的价值观去改变他们。

《阳光灿烂的日子》主人公一直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情还是青春期萌动的性?我不清楚。《长达成人》的周青,从外国归来以后,看到过往朋友的一些所作所为,他想撇清关系吗?我也不知道。

尊严,荣誉,权利,金钱,女色,幸福生活,平安一生,无论你渴求什么,这便是活着的意义,早上跟同学打招呼,晚上跟父母说晚安,这可能都不算是一件事,但这也是活着的意义。一天什么都不管睡大觉睡上一天,这也是活着的意义,只是意义不同罢了。 战争年代的那些士兵,在将军们的激励下,无畏的踏上战场,多少人命丧他乡又有什么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可你愿意觉得巴顿将军的人生意义比那些上前线的士兵更加的好,那也是你的意愿。

现在年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社会,自我各方面的压力。总是在自我逃避,用游戏玩乐来挥霍人生,一直抱怨这生活无聊,没意义,活着很累之类的厌世情绪。可是我想介绍一个人,他叫伍声。浙江大学毕业的一名大学生,DOTA的职业玩家选手,当然现在已经退伍,做起了其他的跟电竞有关的行当了。2009年前,EHOME战队蝉联中国WCG十年王座,而他们的神话终结在了伍声手里,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拼着对游戏的热爱于坚持,组了个不起眼的小战队撼动国内第一巨龙战队,勇气来自于心,可技术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伍声的成功靠的不是活着的意义,只是想。Follow your heart!

活出本性,只要你没死。活着在做的什么都比化成尸骨更加的有价值,但是价值是好是坏,意义是重是轻,道理是非曲折。这就只有你自己或者世界社会所给定的标准去衡量了。 达尔文说,人生就是人的生存,更好的生存。芸芸众生,万千法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张国荣的《我》唱出了我的心声“I am what I am.......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天地大同,顺天而行。但是对于广阔无垠,永恒变化的宇宙来说,我们连一个沙粒都算不上的话,又何必讲究顺应天道呢。所以,我们能够顺从的只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天,是我们琢磨不透。

若学习别人,用他人的标准来度量自己的人生,想想变索然无味了。义务,权利都是世人给的定义。努力生存,做的出色,也只是为了过的更好更加精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可能最符合我的人生观点了。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快乐,那么你收获的幸福快乐将会翻倍。可是,现在的我就处于“想的很多,做的很少”的阶段,这让我真的苦恼不已。真想回到《爸爸去出差》的小主人公童年时候,那个时候揣摩大人的想法,模仿大人。但现在真的成为了一名成年人,却又不想去用大人的思考方式想一些这个年纪要想的事情,总是逃避面对现实的残酷。在一日又一日的消磨意志的思考中,

懊悔前面所做的那些不知所谓的事情。还要展望未来并不知道该如何度过的余生,这样的人生意义在那里呢?每次困扰我或者好多人的问题,终于我想出了答案。

因为这些的种种问题,只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是由世人定义的大众意义,但是消磨遗志的人生,也能成为你的活着意义。虽然这个并不是很好,但也是为了生存的活着。

作文八:《活着的意义》900字

成日就顾住发吽窦,吃饱撑着慢慢消化,摇呀摇,晃呀晃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想想都发火,简直就是可老耶!人活着为啥,多烂的问题呀,弄得哥那么单纯的人都要拿出来晒晒,古话说:生死有命,上天自有定数。系咩,那哥什么时候发达呀,唉,也该算算命了。活着,为了传种接代?咦„那和动物有什么不同嘎,至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所追求嘛!且不说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什么了,哦,说的太遥远了,起码给自己一个专属活着的意义嘎,起码像个人样咩!汗„就算自己当成一个屁也要让它放的响挡挡嘛!哎,人老了就是感慨多!切,我还年轻呢。可有时候想多了,觉得却在自寻烦恼嘎,每天醒来刷牙洗脸+上班+吃饭+睡觉„每天机械的生活,我厌了耶。难道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唔通出来行,就系为了揾两餐,捱世界咩。那未免活的太奢侈了呱。活着得有目标先,唉,不要和我谈理想,戒了„不敢想呀,哥也是被社会逼的产物呀,这个社会好难混喔,人在江湖,可江湖没有哥的传说。久了,就讨厌这个地方了,六婶三太公个个都在路路吐口水„汗,空气都弄浊了。唉„唉„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火星呀„想多了就失眠了,眼光光,望天光„想想自己还在中国,那就算了吧。人生是否要分几个阶段呢!读书、读书后、婚前、婚后、还是一切为了孩子!认真奋斗读好书,找份好工作,拿个公务员的头衔,端起了“金饭碗”,老后有保障,房价涨跌,下岗失业,和我无关!哇塞,多好的工作呀,可惜没这命呢!出来打工何时升级做老板呀。早点结婚算了,一拼就二十年,孩子你长大了,爸妈退隐啦!无奈,这还不是人的一种轮回呀。努力工作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无所求的对人热情,不求回报的对人慷慨,懂得爱自己和爱别人,学会珍惜。是不是要在轮回学到的东西呢,施主有些话,不是我不明白,或是真的不明白,但我只喜欢听从你口里说出来,咦,这就是爱情哩,爱情这东西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有的人却在钻,如果说生老病死我们不能掌控的,那么至少婚姻是一个人可以掌控的吧。爱情不是东西,因为它不能让我们左右,想的太多了,伤了是自己,反正它要来的,你也挡不住,你„哦,说远了,反正我可没叫你做剩男剩女哈!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作文九:《活着的意义》400字

人活着为哭为笑为什么都可以。

只要有那么一瞬间觉得“生活值了”,那么一切迷惑都会迎刃而解。

这个时刻可以是完成了一篇论文,养活了一盆花,看见一只通体雪白的波斯猫,看了一部热血漫画,遇见了一个从外表到心灵都让你觉得非常美丽的人„„这个片刻太多太多,因为这世上有无数个想要好好活下去的人,他们在用你难以想象的努力去生活着,原因却有可能只是小时候吃不饱饭。

为了一口气,为了能吃到下一顿美食,都要活着。

也许这个问题等到老了活到了最后一口气才能非常认真的说出自己的理由。那么也请好好活到最后一刻。因为时间很快,像一个大骗子,直到最后让你追悔莫及。很多事都是如此。

推荐可以去看热血漫画,比如排球少年之类,里面有很多很多别人想要灌给你的鸡汤,而且他们做的很成功。

再推荐一首OneRepublic的 I Lived

有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好好活着,不如想想现在自己要做的下一件事下一顿吃食在哪里,最重要一点就是——行动起来。

一个人最困窘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活着的意义,而是如何活下去。也许这就是人类经过亿万年存活下来的生物本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作文十:《活着的意义》400字

忘记了谁说过,在你出生的时候,你身边的人都在笑,只有你在哭;当你死去的 ,你身边的人都在哭,而你却在笑.这句话让我颇为震惊,它囊括人生的生死, ,这更容易激发我们去想人生的意义是 ?

在上第一节思修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一个极其深奥的问题,就是我们活着 ?我们一时哑然失声,不知该怎么回答,若回答太快的话,很显然我 ,只是在应付而已,若不回答的话则显得我们太无礼  所以我要很认真地思考,最终的结果不是很好,也许是因为

有种说法令我觉得好笑的是,有人说,活着的意义便是你对这个社会的贡 献有多少,可是用这个去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中,是否公平?也许你会反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可那些一生中都没有为国家真正地贡献过的  我觉得这个说法也颇有争议,快乐就可以了吗?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若要顾及别人的感受,那活地就不优哉游哉了,对!两者可以协调,可你在顾及的时候,你的心里是舒坦的吗?你的心不会有另一种声音的存在?

这个问题也许在至今也没有谁可以真正地去参透,而我在迷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