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夏》4600字] 宁夏在哪

作文一:《关于宁夏》4600字

关于宁夏

1.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宁夏地虽小,但出精品。

2.宁夏“五宝”——“红、黄、蓝、白、黑”的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各具神奇,驰名中外。

3.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形成西夏文化,后西夏被成吉思汗所灭。

4.宁夏3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的痕迹

5.回族人口占宁夏的1/3。

6.宁夏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

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后西夏被成吉思汗所灭。现在存西夏王陵,被称为“东方的金字塔”,神秘而久远。

宁夏景点:

1.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

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

小插曲: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主要曾经在这里拍摄。这部影片的所有取景都是在宁夏拍的。另一个取景点——宁夏西部影视城。

2.西部影视城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誉。

在这里,朱时茂和丛珊脱颖而出,姜文穿着大裆裤伸手摘走“百花奖”的桂冠,巩俐坐着“我奶奶”的轿子颠进了世界的行列,喜剧明星葛优也首先从这里亮相,陈道明、周里京、谢添、刘晓庆、斯琴高娃、林青霞、王馥荔、周星驰、张世、王玉梅、赵雅芝等影视明星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西部影视城,现已拍摄了包括《红高梁》、《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牧马人》《黄河谣》《虎兄豹弟》《老人与狗》《五魁》《贺兰雪》《双旗镇刀客》《红河谷》《一石二鸟》《黄河绝恋》《绝地苍狼》《大漠豪情》等 50多部影视剧,而且至今片约不断,如果你有幸赶上拍片,你就有机会潇洒做一次群众演员 中国影视外景地可谓数不胜数,但像镇北堡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一时间能够诞生这么多的影视片和影视明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镇北堡已成为中 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最佳外景拍摄基地。;《大敦煌》、《火舞黄沙》、《乔家大院》《老柿子树》等近百部影视剧也在这里拍摄。

从这里升起的明星:今天,闻名遐迩的张艺谋,姜文、巩俐、葛优等人就是从这里升为国际明星的而更多影视界的巨擘,如谢晋、陈凯歌、腾文骥、冯小宁、陈家林、刘镇伟、谢添、斯琴高娃、陈红、朱时茂、刘晓庆、马景涛、周里京、王馥荔、王玉梅、宁静、周星驰、兰洁英、朱茵、莫文蔚、吴孟达、张世、赵雅芝、任达华、成奎安、何家劲等也曾在这两座废墟中书写过梦想。

————这个可不是我自己瞎扯的。。

谁会想到一座被遗弃于西部荒漠的明代古堡,虽没有秦都唐宫,那样气派壮观的废墟遗址,却会在数百年后的今天闪烁出那么耀眼的花。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网页:://.chinawfs./index.html。

3.中卫沙坡头:信不信由你。

中卫沙坡头是国家首批AAAAA景区,这里集高山、黄河、长城、沙漠和绿洲在此汇聚一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奔流的黄河,无际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苍凉的明代长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车,吸引了众多游客。

中卫沙坡头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而且以其"麦草方格"治沙成果享誉世界,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沙都",不久将建成全国沙漠旅游基地、国际治沙学院、中国沙漠博物馆。沙坡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是中国三大鸣沙山之一--"沙坡鸣钟"的所在地,既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又兼西北风光之雄奇。这里的治沙成果曾获得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沙坡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2005年10月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区"。有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黄河文化的代表--古老水车、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所有这些都为沙坡头成为世界旅游胜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景观和闻名世界的治沙成果,共同组成"世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4.宁夏沙湖

宁夏沙湖位于宁夏平罗县,国家首批AAAAA景区,距银川市区56公里。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千亩芦苇。沙湖盛产鱼、鸟。有数万只鸟在这里栖居,可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处奇观。沙湖的鱼类十分丰富,不仅有鲤、鲢、鳙、鲩、鲫鱼,而且有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湖西贺兰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

5.宁夏六盘山:

宁夏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古迹较多,自然资源丰富。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使六盘山成为休闲、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保护区内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保护区中部有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 北部有须弥山石窟为中心的丹霞地貌风景。

6.青铜峡108塔

108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随着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12行,整体成三角形状。关于108塔的身世,明代李贤的《一统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确记载,究其来龙去脉,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在塔群附近的黄河库区,有被誉为"候鸟天堂"的青铜峡鸟岛。

宁夏五宝:

红宝——枸杞、黄宝——甘草、蓝宝——贺兰石、白宝——二毛皮、黑宝——发菜

“红宝”枸杞: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枸杞是一种名贵中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物价值,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祛风、明目、强筋骨的功能。木本植物,浆里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现应市者多为经过脱水处理的干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药、泡酒泡茶、做菜。它的系列产品有:干鲜枸杞、枸杞菜、枸杞酒、枸杞水晶糖、鲜枸杞罐头等 。

“黄宝“甘草:被称为"国老——众药之王".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宁夏甘草以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口面新鲜、加工精细著称。出口叫“西正甘草”或“西正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等功能,并有补脾益气、滋阴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的效果。

“蓝宝”贺兰石: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悬崖上,石料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用它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等优点。贺兰石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形态繁多奇妙,好像平柔绒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翡翠。除两彩、三彩、多彩外,还有“石眼”、“玉带”、“银线”、“云纹”等特殊结构,妙不可言。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历史上贺兰砚曾与端砚、歙砚齐名,素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它不仅是“文房四宝”的实用品,而且是珍贵的工艺收藏品。除刻制砚台外,贺兰石还被用来刻制成印章、镇纸、笔架等,都是雅致的文房贵品。

宁夏滩羊属羊尾脂、粗毛型。色泽晶莹的毛穗,长约8厘米,弯曲柔软,波浪起,“九道弯”之赞,若将皮板倒提,洁白的毛穗顺次自然下垂,洁白如雪,轻盈动人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

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黑宝”发菜:在植物分类学中,属兰藻门,含珠藻的一种。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区,逢雨萌发,深秋早春时节采收。制作过程是将采回的带杂质的“毛菜”拣选,去杂质,润湿晒干包装。新鲜发菜呈蓝绿色或褐色,风干后乌黑,形态酷似东方女子的秀发,故得名。它是一种高档食品,与海参、鱼肚、燕窝、鱿鱼、猴头、鱼翅、熊掌合称“美味八珍”,是喜庆筵宴必不可少的山珍。发菜的营养十分丰富,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其蛋白质含量为鸡蛋的20倍,含糖类、脂肪、钙质也较多,更富磷、铁等矿物质。在医学上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胃肠、降血压等功能,手术后的病人吃发菜,还能促使伤口愈合。

宁夏历史:

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 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境内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还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

————秦朝时期的长城,可惜历经风吹雨打,千年的沧桑。

到汉代(前206~220年),这里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唐代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

即唐肃宗。当时,宁夏已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蒙古灭西夏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明设宁夏卫,清设宁夏府。民国初年,宁夏府改为朔方道,1929年成立宁夏省。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 年撤销宁夏省,将阿拉善等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并入甘肃省。1958 年10 月25 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貌:土地、丘陵、平原、台地和风沙地貌。一般海拔为1090米--2000米,最高海拔3556米。宁夏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宁夏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

宁夏人口及民族:

2003年末宁夏总人口580.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90多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6,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集区。散居的少数民族有33个,共2.8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0.5%。此外,还有满、蒙古、壮、朝鲜、东乡等少数民族,共35个民族。

作文二:《关于宁夏旅游业的发展》4900字

把握机遇  推动宁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李春阳局长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2011年8月25日)

一、当今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1950年至今,世界旅游业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增幅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到全球GDP的10%以上,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的8%以上,超过汽车、石油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播世界各国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交流与互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旅游产业成为率先恢复增长的产业之一,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新的贡献。2010年,全球入境过夜游客达9.35亿人次,较上年增长6.7%;旅游产业收入达到9190亿美元,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等方面将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纷纷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成立相应的旅游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力度。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亲自宣传本国旅游,甚至担任“旅游大使”,把旅游作为参与国际事务的平台或媒介,积极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主要国家或区域组织普遍制订旅游发展中长期战略。如美国出台《旅游促进法案》,英国制定《2012年决胜:旅游业战略和超越》,澳大利亚制定《国家长期旅游业战略》,加拿大公布《2009-2013年旅游业发展战略》,日本出台《新成长战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韩国制定《观光产业先进化战略》等。最近,欧盟发布了《新欧盟旅游政策框架》,东盟十国签署了《2011-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由此可见,全球旅游产业已经进入了由政府积极主导的新的发展时代。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并给予大量政策支持,使旅游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外事接待型到事业型再到经济产业型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关联广泛、效益良好的产业体系。截至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大至140个,已实施110个,旅游业成为我国政治、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国家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仅2010年,胡锦涛主席就先后出席了中国与加拿大旅游目的地协议签字仪式、中国与葡萄牙旅游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消费”。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消费意义重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出台,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今年5月,国务院把每年的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国家层面的“旅游法”立法工作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正在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已经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并提出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目标。海南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些举措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热情,形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

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出境客源国。旅游经济年均增速达15%,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旅游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率先恢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亮点之一。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旅游业总收入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同比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三、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我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开拓创新、负重拼搏,我区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区旅游业起步较低。

1982年,国务院批准宁夏银川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同年8月,宁夏中国旅行社接待了来自港澳地区的第一个学生旅游团,参观的主要景点是宁夏博物馆(承天寺塔也即西塔)、海宝塔、小口子(滚钟口)、银川南门城楼。1986年5月,自治区决定自治区旅游局单设,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副厅级机构,无论在机构设置,还是宣传促销经费上,在全国都居于末位。1992年,我区旅游促销经费仅5万元,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景区建设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1986年6月,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应自治区政府领导邀请来宁夏考察旅游业。之后,国家旅游局开始给宁夏旅游业安排项目与投资:沙坡头景区50万元用于修建接待和住宿设施,西夏陵景区70万元用于陵区管理处和陵区道路建设。有了这些投资宁夏才开始旅游设施建设,区内各大旅游景区逐渐建立起来。1986年沙坡头、西夏陵旅游区开始向游人开放,1990年沙湖旅游区开始接待游客,1993年镇北堡西部影城成立。至此,许多人才开始对旅游有了一定概念和了解。

(二)我区旅游业发展迅猛。

2002年,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05.6万人次,2003年,受非典影响,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急剧下降,仅274.3万人次,2004年,接待游客量回升到404.7万人次,此后连续7年保持了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增速。2004-2006三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1497万人次,是自治区旅游局成立以来前15年的总和。2010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1018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17990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2.2倍;国内旅游收入以年均27.47%的速度增长,达到67.8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600万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3.8倍和2.6倍;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0.43%,占全区GDP的4.12%,分别是2005年的1.5倍和1.4倍。多年来,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了旅游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旅游规划引导、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旅游发展理念的更新等,以实现产业的科学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共编制完成总体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和专项旅游规划60余部,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以规划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市、县、旅游景区四级旅游规划体系。开发建设了沙湖、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城、六盘山、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贺兰山岩画、中华回乡文化园、苏峪口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景区。初步形成了沿黄城市旅游带、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沙坡头旅游区、六盘山旅游区“两带两区”发展格局。目前,全区A级景区达到33家,其中5A级景区3家(沙湖、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城),4A级8家,3A级14

家,2A级8家。

二是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以宣传推介为重点,提升了旅游业整体形象。宣传促销是旅游行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促销方针,同步转动“请进来”、“走出去”两个轮子,强力带动宁夏旅游向前迈进。以宁洽会、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为平台,广邀各界旅游人士到宁夏参观考察。同时,每年春季开展“春光万里行”外出促销活动,由主管旅游营销的副局长带队,各旅游企业参加,多则上百人,少则四五十人,8年来走遍了除西藏、海南以外的29个省(市、区)的210个城市,广泛利用推介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推介宁夏。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宁夏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播放软、硬广告,有力提升了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11月初,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奖”评选中,“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宣传语荣获“影响中国旅游的一句宣传语”金奖,我局参与投资拍摄的电视剧《风雨沙坡头》也同时荣获“影响中国旅游的一部电视剧”金奖。

三是以文化赋予旅游人文内涵,以旅游推动文化传承弘扬,加大了旅游与文化融合力度。为使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加深对宁夏历史文化的了解,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在旅游景区落地项目,建成了贺兰山岩画、水洞沟、六盘山、须弥山等一批博物馆,以宁夏的地域文化支撑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火石寨、老龙潭、苏峪口等景区博物馆目前也正在建设中。同时积极推进《月上贺兰》、《西夏乐舞》、《回乡婚礼》等具有回族和西夏文化特色的旅游剧目落户景区,促进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有力提升了宁夏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我区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第三产业是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65%,欧盟服务业比重平均值为70%左右。2008年,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英国为80%,法国为72%,意大利为71%,日本为73%。

二是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应当优先发展的产业。2010年,我区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类生产总值达到128.01亿元,位居第一;批发零售业为84.97亿元,金融类为87.07亿,分别位居

二、三位;旅游业位居第四,为67.8亿元。但交通运输业对投入要求较高,生产值随投入资金变化较大;金融业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批发零售业的生产值主要来自于本地居民消费的贡献。相比之下,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对投入要求小、对区域经济拉动明显。旅游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旅游消费不仅拉动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食宿等传统行业,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型和现代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三是宁夏的区情决定只有发展旅游才能有所作为。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有三大优势资源,一是农业,二是能源,三是旅游。就农业而言,宁夏面积较小,地处边陲,山区干旱缺水,生产水平低,难以实现产业化;就能源而言,我区多年来工业结构偏重,导致能源过度开发,碳排放量严重超标,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前几位。而旅游业资源消耗少,可持续性强,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加之我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强劲,通过发展旅游业既可以推动我区第一、二产业发展,还可以缩短我区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所需要的时间,更可以早日实现“振兴经济、富裕人民”的战略目标。

(四)“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重要时期,也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全区旅游行业将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充分发挥宁夏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造福人民”的指导思想,实施旅游“兴区富民”战略,整合旅游资源,强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

面向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8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2%和5%以上,旅游业成为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作文三:《关于宁夏“黄河善谷”的政策和现状分析》5700字

关于宁夏“黄河善谷”的政策和现状分析

——以慈善事业推动经济发展 摘要:对宁夏“黄河善谷”战略即“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将传统的救助型、输血型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造血型,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做一介绍,由于项目刚刚启动不久,通过对各地区的优势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字:“黄河善谷”

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了依托黄河文明发展区域经济,全力打造“黄河善谷”的构想,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将传统的救助型、输血型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造血型,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

慈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对慈善事业的理解还局限于传统的救灾济贫、“富者多劳”甚至“杀富济贫”的观念中,现代慈善意识严重缺乏,存在误解很多。个人捐赠仍主要是以民政部门牵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为参与主体,政府行政动员式的劝募行为作为基本运营模式。我国慈善的法律法规目前有《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救灾捐赠管理办法》(2008年),尚未形成完善的慈善事业的政策、制度和具体措施。跟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慈善组织少,半官办性质的慈善组织比例高,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滞后,非公募基金会还存在使命不清晰、独立性不足、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慈善事业的投资、法律、专业项目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缺乏系统的培训,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慈善事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慈善事业在社会管理中能够发挥“减压阀”和“粘合剂”的作用,它通过志愿捐赠的方式让先富起来的人们树立起乐善好施的良好社会形象,又可以发挥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作

用。科技部科技发展中心对希望工程的研究显示,每支出100元,就有89.8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有87.7元从发达地区转移到贫困地区,有88.2元从中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一个发展成熟的慈善行业将包括几百万个慈善组织;可以容纳上千万人口就业;慈善组织、社会企业、公益创新等新型产业,与富有创造力的商业精英的参与,将使慈善行业充满活力。按我国慈善事业规模达到美国的20%,即占GDP的0.4%,或按人均捐赠额达到100元,就具备上千亿(1340亿元)的资金规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搭建平台。充分论证完善“黄河善谷”的规划,建设“一部四园七城”的基础发展环境,举办慈善事业发展论坛、慈善家年会、慈善之家等各类慈善交流活动,邀请慈善义演、慈善晚会等有影响力的慈善活动在宁夏开展,建立中国(宁夏)慈善信息网,搭建起现代慈善发展平台,吸引和邀请慈善组织、慈善家来宁夏发展慈善事业,使“黄河善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慈善事业发展的基地,慈善活动的阵地,慈善基金的“洼地”。完善法制。整合国家已有的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总结经验,规范和突破性的制定慈善事业发展的配套法规制度,使各种公益慈善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引导和规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培育队伍。建立研究机构、培训机构、服务机构,培育专业慈善工作人才。引进全国知名的慈善公益组织、慈善家来“黄河善谷”设立机构、实施项目、出谋划策,带动专业人才的成长。吸引成功的商业人士参与投身慈善事业,用他们的商业才智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增加动力。带动产业。以园区建设为支撑,政策优惠为吸引,通过慈善机构设立、慈善资金投资、福利企业发展、老服产业成长,形成慈善引资源,资源带项目,项目促发展,发展助慈善的良性互动,促进创业就

业、产业发展、经济增长。

一、 “黄河善谷”简介

为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依托黄河文明发展区域经济,宁夏回族自治区利用黄河金岸建设,全力打造“黄河善谷”, 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将传统的救助型、输血型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造血型,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

“黄河善谷”总体架构:在宁夏建设“一部四园七城”,以此为支撑搭建起宁夏现代慈善发展平台。一部,即在首府银川建设宁夏慈善大厦,成为宁夏慈善头脑中心、信息研究中心和公益组织孵化基地。四园,即在吴忠市创建吴忠社会企业创业园;在红寺堡区创建红寺堡福利企业创业园;在平罗县陶乐镇创建天河湾老年产业园;在固原市创建六盘山生态产业园,成为聚集和承载慈善产业的核心区。七城,即沿黄河的石嘴山、银川、吴忠、青铜峡、灵武、中卫以及作为“黄河金岸”延伸带的固原7个城市争创中国慈善城市,形成 “善谷”全民慈善的基础环境。

宁夏慈善事业发展:

2010年,宁夏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善物6838万元,比上年增加48%。其中募集物资2138件,资助困难群众1.45万人,比上年增加240%。2011年,宁夏慈善总会将围绕生态移民和残疾人就业两个重点,协助筹建重度残疾人护理中心、残障儿童康复特教中心、重度精神病人服务中心、慈善创新伙伴中心、战略慈善研讨中心,实施助老、助残、助学、助孤、重生行动、抢险救灾、大病救助项目,争取实现筹措善款善物7000万元。

(一)吴忠社会企业工业园区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全市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总人口万,其中回族58万人,占总人口的47.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塞上明珠”等丰富多彩之美称。吴忠市有四大优势有利于工业园区的发展。一是矿产资源丰富,二是工业发展后劲足,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四是交通通讯便捷

1、是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石油、煤炭、矿石、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储量3700万吨,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是陕甘宁油田的核心部分。煤炭储量64.7亿吨,石灰岩储量49亿吨,冶镁白云岩储量23.69亿吨。水电、火电资源丰富,目前总装机容量占全宁夏的54%,是宁夏重要的能源基地。

2、是工业发展后劲足

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电力、新材料、造纸、乳制品、葡萄酒、皮毛绒、建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宁夏重要的工业基地。吴忠市(自治区级)青铜峡新材料工业区、太阳山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为吴忠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3、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初步实现“园区+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格局,以牛奶、大米、葡萄酿酒、马铃薯等为主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形成规模化经营,也形成了以夏进、御马、天启等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清真牛羊肉、夏进奶、珍珠贡米、雄鹰裘皮、滩羊皮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

4、是交通通讯便捷

吴忠距首府银川市60公里,距国家级航空港口河东机场40公里,距古城西安400公里。包兰、大古和正在建没的中太铁路穿境而过。吴忠商贸物流业发达,人气旺盛。自古有“旱码头”之美称。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105个,年交易额达30多亿元。仅市府所在地利通区一年三产总产值达20多亿元。

2009年,宁夏自治区吴忠市被列为全国首批82个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之一。该市围绕工业“两城五园”和农业“十大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战略,依托各县(市、区)地方优势和经济发展特色,搭建创业平台,丰富创业载体。目前,全市建成创业园区7个、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29个、创业示范街8条。参加创业引导性培训4226人,创业能力培训945人。经过创业能力培训的人员,有70%以上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吴忠市把全民创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主要抓手,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政策鼓励创业,以资金扶持创业,以载体吸引创业,以服务促进创业”的氛围,创业与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红寺堡福利企业创业园

3月8日记者从吴忠市红寺堡区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慈善产业园,“黄河善谷”红寺堡慈善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73亿元。红寺堡区欲将产业园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外贸易窗口,以及中国慈善产业合作示范区。

红寺堡区有残疾人18670人,残疾人比例较全区平均水平高出0.27个百分点。针对这一现状,红寺堡区按“一园两区”的构想,主打“慈善”牌,吸引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

慈善家投资,重点建设慈善产业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清真食品与绿色果蔬农副产品加工业、风电及光伏新能源产业以及仓储物流产业。

(三)平罗天河湾老年产业园

陶乐养老城是宁夏天河湾老年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城试点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960平方米,其中旧楼改造面积为10360平方米,新建面积为3600平方米,概算投资2100万元。该工程共分9个标段,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除室外绿化、道路硬化和室外管网2个标段外,已开工建设了5栋楼改造和回汉2个餐厅建设。目前,2个餐厅主体框架已经建成,其余已完成工程量的60%。近期,平罗县民政局召开了民政建设项目动员会,对2011年建设工程进行了安排。目前,陶乐养老城后续工程已顺利开工。

2月28日上午,香港某集团慈善基金会主席龚仁心一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去秘书长李清贵、宁夏民政厅厅长马廷礼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平罗天河湾老年产业园考察。这说明了平罗天河湾老年产业园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宣传。相信今后发展前景巨大。

(四)六盘山生态产业园

六盘山是中国西部山脉,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发源于此山。六盘山绵延百余公里,有四万多公顷天然次生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贫瘠干旱的宁夏南部山区的广阔地域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湿润调解作用。宁夏在六盘山相继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六盘山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为强烈地震带,1920年海原

发生8.5级地震。降水量较周围高原稍多,高山上有小片松林,其馀部分为草地。发源於山地北侧的清水河向北流注黄河,东侧为泾河上游,西南侧诸水汇入葫芦河,再入渭河。南段陇山古称陇坂,南北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公尺左右。山势陡峭,为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

六盘山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每年都开展放飞鸟类、制作鸟巢、救助受伤野生动物等活动。自1995年以来,累计放生野生动物3000只(头)。山区对残害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绝迹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不时地在宁夏六盘山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出现;伴随着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一些多年少见的野生动物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

(五)银川-宁夏慈善大厦

即在首府银川建设宁夏慈善大厦,成为宁夏慈善头脑中心、信息研究中心和公益组织孵化基地。银川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有着政治优势,交通优势。而且银川有着特有的地理经济圈优势。银川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商贸城市,位于“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也是宁蒙陕甘周边约5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银川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4条国道、4条省道从境内穿越。银川至青岛、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在银川汇聚贯通,机场高速、环城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包兰铁路纵贯银川南北,成为银川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正在建设的银太铁路,将使银川与东部沿海的联系更加便捷。银川河东机场目前已开通了40多条航线,银川空港口岸投入使用,拉近了银川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

二、“黄河善谷”发展

4月13日,记者从吴忠市红寺堡区发改局获悉,已有10多家企业“盯”上“黄河善谷”红寺堡区福利企业创业园,投资意向额达200多亿元。宁夏依托沿黄经济区倾力打造的“黄河善谷”,已显示出强劲吸引力。

5月23日下午,宁夏吴忠市在宁与江苏企业签订了13个产业合作项目,互动共建“黄河善谷”。根据协议,江苏企业为当地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就能获得相应的投资兴业优惠政策。 据介绍,吴忠市此次推出了十项优惠政策以引导东部“善”流向西传动,包括土地出让金的奖励、固定资产投资的配套扶持资金、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等。不过,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入驻企业必须是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慈善企业:安置就业残疾职工占职工总人数15%以上;在当地捐助资金供养残疾人和社会救助对象人数超过企业在职职工总数20%以上;当年注入当地慈善基金会慈善资金占投资一定份额的;将年利润的5%以上注入当地慈善基金会的企业。市长吴玉才说,作为西部城市的吴忠市,与东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不少差距,有数十万人处于贫困线上,还有高于全国平均数的残障人员。他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搭建一个平台,将传统的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发展型造血慈善。

三、对今后“黄河善谷”实施中的建议

近几年,旅游开发已经成为宁夏六盘山地区重要的扶贫手段之

一,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益,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潜质和极强的生命力。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了旅游扶贫的深入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能否将旅游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走一条有宁夏特色的可持续扶贫的道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 慈善投资信息透明化。

我国近几年常常出现慈善机构用资不明确,早成民众不满,甚至开始对这些机构的不信任。这样势必会降低慈善机构的公信力,这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以信息的透明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慈善人士,慈善团体加入到我们活动中。

2.企业在重扶贫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率。

我们有的园区这专门为弱势人群开办,是以慈善为主的。这可能让我们忽略的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性。这恰恰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的是即适合当地人民生产的,又是有市场的产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员工的特殊性可能管理上更加难于一般企业,要按每位员工的特点细心分配他们的工作,重要岗位需聘用高新技术人才,不要忽略企业实力打造。

3.宣传国际化,积极引进国外慈善基金。

宁夏有其特有的伊斯兰文化禀赋,这是我们吸引伊斯兰国家投资的巨大财富,现在银川也成了中阿经贸论坛的长期举办地。大大加大了我省与伊斯兰国家的联系。这是机会也是挑战。

作文四:《关于宁夏革命文物的调查报告》1900字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

西吉县将台堡一、二方面军会师纪念碑

-------宁夏西吉县

西吉县将台堡一、二方面军会师纪念碑

将台堡位于宁夏西吉县城东南30公里,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及三大主力军在将台

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修建的。碑高19.36米,表示1936年,台基分三个方向通向碑座,象征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台基的台阶

60个,表示纪念碑建于三大主力会师60周年。碑的正面是江泽民题

写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

字。它的修建,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的最后一次会师,而且

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宏伟历史。

将台堡,位于西吉县城东南30

公里处的葫芦河东岸,战国秦

长城在这里向东转折。古代称西瓦亭,为军事要塞,将台堡的称谓本身就已经包涵了军事的成分。1936年12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团与一军团二师在将台堡会师,宣告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

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将台堡也闻名于世。

1936年9月至10月,红四方面野战军特别支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作为先行,在将台堡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及农会,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做好了准备工作。10月22日,贺龙、任弼时、刘伯承、聂荣臻、邓小平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参加会师的有红二方面军陈伯钧(红六军团军团长)、王震(红六军团政委)、李达(红六军团参谋长)、甘泗淇(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等;红一方面军的杨得志(红二师师长)、萧华(红二师政委)等,参加会师

的红军部队和当地群众近12000人。

他们在将台堡东侧广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联欢会。10月24

日,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在将台堡向红二方面军营以上的干部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并作了统一战线和回民间题的报告。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的

最后一次会师,因此,将台堡是红军长征的最后结束地。   1996年10月,

军长征一、二、四方

时候,宁夏区党委和

中央宣传部批准,在

宁夏西吉县将台堡

长征将台堡会师纪

记、国家主席、中央

写碑名。\"中国工农在纪念中国工农红面军会师60周年的人民政府报请中共一、二方面军会师地修建中国工农红军念碑,中共中央总书军委主席江泽民题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被携刻在雕有3尊红军头像、象征着三大主力会师的巨型花岗岩纪念碑正面,纪念碑背面是中共西吉县委、政府撰写的碑文。碑高22.8米,碑身下部由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8组浮雕组成。纪念碑坐西朝东,由基座、碑身、碑顶三部分构成,坐落在多级台阶的墩台上,高耸雄伟。基座东侧有5000平方米

的纪念广场。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标志的建成,既是对英勇牺牲的红军

将士的缅怀,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

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位于西吉县城东南30公里的西吉县将台乡,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36年10月

22

日红军长征及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而修建的。纪念碑座西朝东,由基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高19.36米,表示1936年,台基分三个方向通

向碑座,象征红军三大主力在

此会师;台基的台阶60个,表示纪念碑建于三大主力会师60周年。碑的正面镌刻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背面

中共西吉县

委、西吉县人

政府撰写的

文,碑的顶部

有三尊红军

像,象征红军民碑雕头三 是大主力胜利会师,碑身下部浮雕8组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图案。碑的整体显得气势宏伟,高耸磅礡,它的修建,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的最后一次会师,而且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宏伟历史,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昭示激励着后人永远铭记震惊世界的一幕。192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揭开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新篇章,21日,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北上到达今西吉县平峰乡。在平峰,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

副政委关向应和随二方面军行动的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红一方面军的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府聂荣臻、政府部副主任邓小平亲切会面。22日,二方面总指挥部及二军团到达将台,与一方面军一军团及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两军首长和会师部队在将台堡东侧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会师联欢,会师官兵一万多人,这在红军长征史上是一个壮举。

23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军团长陈伯均、政委王震)到达将台堡以南15公里处的兴隆镇,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胜利会师。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三大主力军的胜利会师。现在中共中央已将1926年10月22日确定为"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日"。

作文五:《关于海原是宁夏花儿故乡的推论》2200字

摘 要 花儿因地域之别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因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各流派之间的花儿彰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花儿乱弹”证实了海原县是宁夏花儿故乡的历史推论。   关键词 海原县 花儿 流派 乱弹 宁夏 花儿故乡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花儿的地域之别,是形成花儿传唱流派的因素。花儿因地域之别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因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各流派之间的花儿彰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演唱风格上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正是这一独特的表现和风格,而构成了花儿地域流派之区别。   三陇统称谓花儿之乡,“三陇”是指甘肃、青海和宁夏,宁夏亦称“六盘山地域”,这仅是一个泛称概论。确切的定论:“甘肃花儿”、“青海花儿”和“宁夏花儿”各有出处。甘肃花儿是以临夏(河州)洮泯(临洮泯县)为河州花儿派;青海花儿以西宁、化隆、民和为主,统称谓青海花儿;宁夏花儿以海同(海原、同心)地域为主流派,清末,同心多半地域属海原辖治,故称宁夏花儿为“海原花儿”。   花儿的传唱表现,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习俗和语言的直接影响,所表现的传唱风格也不同,八起七落是甘肃花儿的特色,传唱中以高亢、明快为主旋律。之所以甘肃花儿是以河州、洮泯花儿为主流派,皆因河州花儿在词令和风格上,是河州突厥语系和洮泯乡土语系典型结合的成功,遂构成了“八起”、“七落”,即突厥语系和洮泯语系互应对接的演唱特点,诸成一派。   河州语惯以“尕”字称谓,如高头大马,亦称“尕马”,膀宽腰粗的大小伙子,也称之谓“尕娃”,其实突厥语系中的“尕”字即“�”也,“�”者直白之意乖僻、调皮。因此,在花儿传唱词中常有“尕”(�)字出现,上句八起,为河州语系,下句七落是洮泯乡土语系。   【例】尕马骑上枪背上,(上)   照林棵打了两枪;(下)   枪子儿落在牡丹上,(上)   下马(者)哭了两场。(下)   “下马哭了两场”本为六个字,故借(者)字虚词补上“七落”。纯洮泯花儿的唱法虽然都以七落为基调,在对接的形式中“三句断”是洮泯花儿又一典型的传唱风格。这一风格亦属于河州花儿的基调。   【例】歌手好像苦苦菜,   数九寒天土里埋,   车马踩根不坏。   青海花儿,在语系上和洮泯花儿大同小异,演唱风格上完全融入了青藏高原藏民族强烈的山歌音韵。   【例】鹞子(哈)飞(� )了(者哟)   青海花儿,受草原藏民族山歌韵腔的影响,其“令调”与河州、洮泯花儿完全不同,类似“堂倌令”的味道,以长叫短接的形式来演唱,用 “�”、“哈”、“呀”之类的虚词补令,不托音,直白地演唱,最流行的化隆花儿,民和花儿皆如此。   【例】“尕妹的肚子是象牙的床,   哥想(者)茶饭不想”。   研究花儿,不能脱离花儿流派滋生土壤在于传统的民间文学这一基本概念。更不能脱离地域、语言和习俗,对花儿流派的影响和构成,再来谈花儿和花儿流派。海原花儿为宁夏花儿的主流派,因此,海原花儿就是宁夏花儿。自然地“海原”也就成为宁夏花儿的故乡。在花儿的传唱中,海原花儿与甘肃、青海花儿的词令、音律、格调截然不同,属于地域语习所构成的差别,甘肃河州花儿的传唱者为突厥人的后裔东方族。“海原”花儿的传唱者乃色目人的后裔回族,溯史而论,在唐元明时期,通过战争、商贸、工匠和传教士的途径进入中国,初居长安,后迁散京畿,多为单身,逐渐地和汉族联姻。海原回族,多是被发配迁徙的陕回,因此,有“汉回”之称,汉回生息多以杂居,故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和服饰,除了履行必要的宗教课程外,其次的生活程序皆依附于汉文化范畴。   花儿“山歌也”,这说明花儿是从山歌上演译而来,唯海原地域将山歌称谓“花儿”完全是遵循着汉文化的理念。甘肃、青海将“花儿”不称花儿而称“少年”,这是藉于草原男女马背情歌的寓意。海原将“花儿”亦不称“少年”也不叫山歌,就称谓“花儿”,而且对花儿赋予诗意般的情趣,有着浓厚的汉文化色彩,这与汉文化渊源的历史分不开的,“花儿”的“花”字,古意为“巴”,后写作“葩”,所以诗经称 “葩经”,白话文释之为“花经”或“花儿经”。因此,许多文学名词中就出现过:“花拍”,“花调”一词。唐人的“问花集”和唐诗人李花儿论坛贺之“花游曲”皆以“花”字之颜而歌曲,因花儿歌赋,它完全超越了歌情说爱的范畴。乐府《相和歌》中“回弦曲”云:“山歌花调之歌”。作为正宗流派的海原花儿,就是古之山歌曲调和词令上变译而来,高亢之中曲回着委婉,完全融入“秦腔”的韵味。   已故海原国家级非遗花儿传承人,著名花儿歌手马生林的花儿唱腔,其落字的曲回余音,乃秦腔花音慢板韵调。   【例】拔了麦子(者)拔胡麻,   手疼(者)咋得拔下。   拨下――   秦腔,在明清中叶前,在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基础上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和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音调激昂高亢,以梆子的节拍演奏,遂以其节奏明快而著称。唱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亦板腔体伴奏,明末清初叫梆子腔,故有“乱弹”之称。甘肃、青海将花儿称之谓“少年”,为不失“花儿”之本体而合称“花儿少年”。海原将花儿称之谓“乱弹”,亦不背弃“花儿”之实质,故统称 “花儿乱弹”,虽谓乱弹为“乱弹”表述证说,“乱弹”证实了海原县花儿故乡的历史推论佐证。   “海原花儿”是海原民间流传下来的一束艺术瑰宝奇葩,它不但彰显着雄壮的西北民族精神,同时也彰显着汉回文化生活,人文品格和激昂的民族气质,有待于今人和后人挖掘,传承和保护,让它的艳丽色彩更加绚丽,永不凋零。

作文六:《关于宁夏明长城的几个问题》5400字

作者:孙盼芝

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7年01期

一、镇远关与旧北长城的区位

判断镇远关的地理位置,必然要论及旧北长城,因为镇远关是旧北长城上的一座关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镇远关的关址倘若确定,旧北长城(即镇远关长城)的区位也就明确了。

笔者认为镇远关故址当在今宁夏北境石嘴山(石嘴子)一带。《嘉靖宁夏新志》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宁夏北境极要之地。关南仅五里,是为黑山营,仓场皆备。”文云:“北路平虏城南至宁夏一百二十二里,北至镇远关九十里。”同书所录杨守礼疏云:“臣会同镇守总兵官、都督佥事任杰,亲历各地阅视,得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山,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关之南五里,旧有黑山营,设有官军备御。黑山营之南七十里,设平虏城。关之西,沿山四十里,有打硙口,乃贼出入要地,有险可守。”同疏又云:“镇远关虽称有墩有军,相离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综合所引各段文字,镇远关至平虏城(今平罗县城)的距离虽有八十里、九十里、七十五里和百里等说法,除“百里之远”为杨守礼取其成数之外,其余三说都较接近。“九十里”一说是诸说的折中数,当接近实际距离,故取此说。据此,镇远关应在平虏城北方九十里处。仍据《嘉靖宁夏新志》:“石嘴山,城(按:即宁夏镇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突出如嘴。”如前所述,平虏城南距宁夏镇城122里,北至镇远关90里,两数相加约有212里。由此可见,镇远关与镇城之间的距离同石嘴山去镇城的里程基本吻合,方位也一致。故可以断言镇远关应在今石嘴山一带。

另外,明清时期的里制与今天的华里相差无几。在现代地图上测算,石嘴山位于今平罗县城北偏关八十余里处,黄河西侧。而今银川市距平罗县城的公路里程为59公里,折合118华里,银川至石嘴山镇的公路里程是105公里,折合210华里。那么石嘴山距平罗县城恰好是92华里,这跟《嘉靖宁夏新志》所载镇远关与平虏城的间距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明代镇远关就在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方,黄河西岸的石嘴山镇附近。

再从镇远关附近地形分析:“实宁夏北境极要之地”[①],“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为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②]可见,镇远关位于贺兰山脉北端与黄河之间,左依山而右临河,控扼着山、河之间的南北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这种形势跟石嘴山一带地形完全相合。镇远关以南五里处,有一座黑山营,为宁夏北境屯兵之所,因位于黑山而得名。《嘉靖宁夏新志》云:“黑山,城东北二百里,贺兰东北尾也。其形如虎踞,下饮黄河,亦一元隘也。”由于黑山营所在的黑山与镇远关附近的石嘴山相距甚近,故志书将两者与镇城之距离均记作二百里。古代人们记载远距离多取成数,这种误差可以理解。镇远关与黑山营都占据着形胜之地,互为表里,封锁着宁夏北境。而现今的论著把镇远关定在“北长城外西北角”、“正义关”等处都是不正确的。所谓“红果子口东行径石嘴山四中”的长城也并非“明代镇远关的关墙。”[③]

既然镇远关关址在今石嘴子一带,那么“旧北长城”就应横亘于当地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皇明九边考》云:“王琼废镇远关而城平虏,弃地八十里,一何易也。今虏患愈近而民利亦窘”。指责王琼放弃了修复镇远关长城的方案,而在平虏城北侧改筑新长城,后患无穷。又说:“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嘉靖九年,总制王琼于内复筑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边内田地荒芜。”[④]这两段引文的意思基本一致,“镇远关”即代指“外有旧边墙一道”;“城平虏”亦就是“于内复筑边墙一道”;“民利亦窘”与“以致边内田地荒芜”同一个意思。所言“旧边墙一道”就是镇远关所在的旧北长城。《皇明九边考》所附《宁夏边图》上标有这道“旧边墙”的走向,而《嘉靖宁夏新志》所附《宁夏境土之图》上,在黑山营北侧标绘的长城也即“旧边墙”,长城上开有一座关门,注明为“镇远关”。应当指出,《皇明九边考》说王琼放弃修复镇远关“外边”之后,“弃地八十里”,这跟石嘴山到平罗县城北下里的“北关门”长城的距离完全符合,更加证明旧北长城就在石嘴山一带。而所谓红果子口以东的长城遗迹就是旧北长城,显然是弄错了方位[⑤]。总而言之,镇远关及旧北长城实应在今石嘴山附近的贺兰山、黄河之间,其废弃时间应在明代弘治末年。

笔者根据文献记载推断:红果子口东经石嘴山四中的长城遗迹应是三边总制王琼最初规划的“北关门”长城。《嘉靖宁夏新志》云:“北关门,嘉靖九年,佥事齐之鸾建议于总制尚书王琼,东自黄河,西抵贺兰,筑墙以遮平虏城者。初奏起自贺兰王玘口,北去平虏城四十余里,命既下,工浩费繁,役不能举。改就今筑之地(按:即今平罗县北十里处),为城、为堑,视其地势所宜。”[⑥]不难看出,“北关门”长城先后规划了两次。王琼起初拟筑的北关门长城位于平虏城以北40余里处,这跟现今所谓“南距平虏城(平罗县城)五十余里”的红果子口以东长城遗迹基本符合[⑦]。可是,因工浩费繁,困难太多,中途辍工,转移到平虏城北10里处重新建设。齐之鸾撰写的《朔方天堑北关门记》就是记载第二次于平虏城北十里外施工的情况。这就说明王琼、齐之鸾在主持北关门长城工程时,由于最初选定的长城线路不合理,中止了平虏以北50余里处的工程,另行勘线,将施工场所向南移平虏北10里处。这是历史事实,不容回避。这段最初规划而又中途下马的长城,即今平罗县城以北50余里、红果子口东至石嘴山四中的长城遗迹。而所谓石嘴山四中东至黄河西岸“早已无长城遗迹可寻”,则是由于“役不能举”中途停工,根本就没有筑成长城。这段中途辍工的长城,在杨守礼的奏疏中亦有反映:“又查得临山堡极北之地,尽头山脚之下,东有边墙,相离平虏城五十余里,地土沙漠,一草不生。”所述边墙与平虏城相距50余里,跟现今所言红果子口以东长城的距离完全相同,必然为王琼最初设计的北关门长城。

清代储大文《贺兰山口记》对此段未完工程也有详实的记叙。“王琼弃关(按:即镇远关)不守,遂由宁朔墩循山北接黄河堰,以东迤平罗城,亦号北长城。由是关(按:指镇远关)胥塌,而关南五十里之北门关筑而不克蒇工矣;迤西为乾关,又迤西为王玘,越沙湖而至枣儿沟,凡三十有五里,又以斥卤辍工矣。”[⑧]引文中“关南五十里之北门关”,就是王琼起初拟定的北关门长城,北至镇远关50里可能为约略数字,不太精确。“筑而不克蒇工矣”即经过营建却没能最后完成,进一步说明红果子口东至石嘴山四中的长城遗迹是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中途停止的工程。

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秦边纪略》对此亦有类似的记载:“平虏城……嘉靖十年,总制王琼废镇远关而城平虏城,已弃地百余里矣。北门关在北四十里,正德间有议于王玘口起,曰(按:应作越)沙河(按:一作湖),西抵枣儿沟设险,内墙外堑,纳(按:应作凡)三十五里。或以其西斥卤难筑,不足为有无云。”[⑨]这也可以证明这段规划中的长城是为“斥卤”而未筑成。

综上所述,今红果子口以东的长城遗迹应当就是王琼最初奏筑的北关门长城,位于今平罗城以北50余里处。原拟北关门长城自王玘口起,东达黄河,以西经沙湖(或河)达枣儿沟。因施工困难大,只得中途辍工。惟有王玘口以东经红果子沟延至今石嘴山四中附近的段落筑成。后来就转移到平虏城北10里处,另建“北关门”长城。因此,所谓红果子口至石嘴山四中的长城遗迹为“旧北长城”,显然不能成立。其建筑时间也不在“明弘治以前”,而是在嘉靖九年[⑩]。

二、“乾沟乾涧之工”的位置

个别研究者在论及“固原旧边”时云:“嘉靖十六年,三边总制刘天和,又修筑乾沟、乾涧六十里一段,挑筑壕堤一道。后又陆续增葺女墙,添筑敌台、墩铺,使这道边墙逐步趋于完善。”[①①]虽然没有说明“乾沟、乾涧”工程位于何处,但作者断言它属于“固原旧边”的组成部分,这显然是张冠李戴。要辨明乾沟、乾涧工程是否为固原镇长城的一段,首先必须确定它的地理位置。实际上,乾沟、乾涧工程属于明代延绥镇长城体系,在今陕西境内与宁夏长城无涉。

据《明实录》载:“嘉靖十五年八月辛丑,总制陕西、侍郎刘天和奏陕西边事宜,……至于定边、宁塞二营之间,大虏所由入也。尚书唐龙尝议自定南八墩至宁朔墩十七里,创筑新墙,以杜乾沟深入之路。……而总兵梁震奏于乾沟要路大加产削,乾沟之中挑挖壕堑,以制虏入。此二者皆要策也。……请先其费少而要者,在延绥则乾沟、乾涧之工,以二万六千;定南、宁朔十七里之工,以一万六千。在宁夏则兴武营边墙七十里之工,以三万三千。共七万余金而足,目前之费不多,而将来之益则甚大矣。……兵部覆奏,上皆从之。”由此可知,乾沟乾涧在延绥境内定南八墩附近。定南八墩即定边营以南第八墩,定边营城即今陕西省定边县城,故乾沟、乾涧应在今定边县城南方。

至于乾沟、乾涧的具体位置,唐龙在《立边防以御虏患以保地方疏》中也明确谈到:“嘉靖十三年七月内,虏十万突至花马池墙下,官军倚墙,杂用军器、火药击射,虏众被伤,遂不入。乃由定边营马跑泉墙尽去处。地名乾沟,以入安、会抢掠。……又有乾沟迤东旧安边,及迤南新安边、永济、石涝、新兴、三山等营堡,俱在新墙之外。”“为今之计,必须自乾沟定南八墩至石涝池堡宁朔墩一十七里,无墙去处,筑高厚新墙,以杜乾沟深入之路,则安,会及凉、固、泾、静地方,庶少侵轶。”不难看出,乾沟在定边营以南马跑泉附近,旧安边营以西、石涝池堡以北。马跑泉是嘉靖十年王琼所筑“深沟高垒”长城延伸到延绥境内的中止处,定南八墩就在马跑泉附近乾沟西侧。再据当时陕西总兵官梁震奏疏:“马跑泉之南,有乾沟三十里,若为天险,委因久被雨水冲崩,间有登援涩路。苟使痛加产削,有人摆守,亦赖得济。乾沟之南,有乾涧四十五里,地势坦漫,虽有迤西先年都御史余子俊产削旧边、亦被雨水崩坠。贼马至彼,易于驰逐。”这就进一步证明,乾沟在定边马跑泉之南,长30里;乾涧又在乾沟之南,长45里。乾沟、乾涧相连,为一条全长75里南北向沟涧,伸延于延绥镇定边营南方。“乾沟、乾涧之工”是刘天和在延绥境内督筑的一段南北走向的长城。至于其形制,笔者已有另文讨论,不再述及[①②]。

总之,乾沟、乾涧工程的地理位置在延绥镇定边营城(今定边县城)南方,根本不属“固原旧边”体系,不在今宁夏南部地区。所谓乾沟、乾涧工程属于“固原旧边”的说法,实在是对资料未加鉴别的失误。

三、其他几个问题

目前有关宁夏明长城的著述对固原镇长城起讫点的记述很不准确。所谓“管辖的长城东起今陕西靖边与榆林相接,西达高兰(今皋兰)与甘肃镇相接,全长九百四十里。”把固原长城东端起点定在陕西靖边县境是不符合事实的。这段长城的东端应在延绥镇饶阳堡一带,而饶阳堡位于今陕西省定边县姬塬乡西境辽阳村附近,“辽”为饶的音转[①③]。据《边政考》附图,其具体位置在饶阳堡南侧、黑城沟内,此沟清代称烂沟水,今称东川河。饶阳堡南邻今甘肃、北近今宁夏,实为三省交界之地。固原长城的西端也不在今皋兰,而是在今甘肃省卓尼县洮北乡玉古村附近的洮河北岸。明代王任重《边务要略》对此有明确记述,无可置疑。既然起讫点弄错了,那么关于长度的论述自然也是靠不住的。

其次,在记事方面失误较多。例如:(1)所谓“宁夏镇总兵驻地在甘肃宁夏县(即今银川市)”。有明一代,并未设立甘肃省,亦未设宁夏县,宁夏地区归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即陕西省辖境。应当说宁夏总兵驻地在宁夏卫城(即今银川市)比较恰当。(2)或云:“仅就成化年间余子俊修筑的一段而言,西起横城黄河,东至神木黄河,长在千里之外。”余子俊当时任延绥巡抚,管不到宁夏境内。所筑长城全分布在延绥镇境内,东起黄甫川堡(陕西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而不是神木堡;西达定边营与宁夏花马池营交界处,并未西延至横城堡一带。宁夏河东边墙的确始建于成化年间,但由宁夏巡抚徐廷章等人主持,西起黄沙嘴、东至花马池营东界,跟余子俊无关[①④],两者不是一回事。(3)记述王琼所建深沟高垒的形制为“墙高三丈阔一丈”,也与文献记载不符。齐之鸾《东关门记》:“堑深广皆三丈,堤垒高一丈,广三丈。沙土易圮处,则为墙高者二丈余有差,而堑制视以深浅焉。”可见墙(即堤垒)的高度应为一丈,宽度为三丈。(4)有人认为秦宏所筑“这道‘内墙’是指与宁夏西北部的‘外墙’相对而言”。固原旧边与宁夏西北部贺兰山东麓的长城相距遥远,防御方向各异,有何内外之分?真所谓风马牛不相及。固原旧边与宁夏河东边墙因同在黄河之东,南北并列,相对而言,区分为外边和内边,细读《皇明九边考》便知。(5)甚至将明代长城沿线的墩院称作“坞城”,“坞墙”竟达六七处之多。殊不知明代人并无这种叫法。作者硬将汉晋时代的名称强加在明代建筑实体上,当然是不恰当的。

注释:

①⑥《嘉靖宁夏新志》卷一《宁夏总镇》。

②李洪图:《浅谈石嘴山城镇成因》,《宁夏史志研究》1987年第1期。

③⑦《宁夏境内明代万里长城遗迹》,《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3、4期。

④(13)《皇明九边考》卷八《宁夏镇》、卷一《镇戍通考》。

⑤⑩(11)《宁夏古长城》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5、47页。

⑧《甘肃新通志》卷九十一《艺文志》。

⑨《秦边纪略》卷五《宁夏》。

(12)艾冲《明延绥长城建置专论》,《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号)总第2期。

(14)艾冲:《余子俊督筑延绥边墙的几个问题》,《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

作文七:《思政论文-关于宁夏滨河大道的研究》5800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课

实习报告论文

报告题目:

宁夏银川至吴忠滨河大道建成的经济效应研究

——以宁夏银川至吴忠滨河大道灵武市地段为例

班级:10011133

学号:1001113320

姓名:丁涛

指导教师:张秀荣

课题